-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与健康剖析
太阳辐射光谱 抗佝偻病作用(anti-rachitic effect) 麦角固醇和7-脱氢胆固醇 VitD2 25-(OH)-D3 1,25-(OH)2-D3 色素沉着作用(pigmentation) UV-A 皮肤细胞中黑色素原 黑色素 氧化酶 杀菌作用 (germicical effect) 蛋白质变性离解 DNA受损 紫外线的其它有利作用 增强免疫功能 提高组织的氧化过程 兴奋交感神经系统 紫外线的有害作用 眼损伤:白内障、雪盲、电光性眼炎 皮肤损伤:光照性皮炎、光感性皮炎 皮肤癌 产生光化学烟雾 (2)红外线(infrared ray) 生物学作用的基础:热效应 长波红外线(1400-3000nm):穿透能力较弱,主要加温皮肤表层。 短波红外线(760-1400nm):穿透能力较强,可加温组织深部。 (3)可见光(visible light) 产生视觉 生理现象发生节律性变化 空气离子的发生:在外界理化因素作用下 空气离子的应用 不同空气环境状况空气负离子浓度 二、大气污染与疾病 (二)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间接危害 1.大气污染对健康的直接危害 急性危害 直接危害 慢性危害 致癌作用 (1)急性中毒 煤烟型烟雾事件 光化学型烟雾事件 生产事故 煤烟型烟雾事件:由于煤烟和工业废气大量排入大气且得不到充分扩散而引起的 著名的煤烟型烟雾事件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多诺拉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 时间:1986年04月26日 原因:操作失误 后果:当场死亡2人,204受伤,13.5万人被迫疏散;目前 有250万核辐射受害者处于医疗监督之下。核辐射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10倍多,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仍然存在 时间:1984年12月3 原因:储气罐阀门失灵 后果:52万人口受到严重损害,15多万人中毒,5万多人失明,2500人死亡 (2)慢性炎症 1)长期刺激作用产生炎症 2)心血管疾病 3)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4)慢性化学中毒 影响微小气候和太阳辐射 产生温室效应 (greenhouse effect) 间接危害 臭氧层空洞 (ozone depletion) 影响微小气候和太阳辐射 温室效应的定义 由于人类活动造成CO2等温室气体释放过多,温室气体大量吸收来自地表辐射的红外线引起的近地面气温增高、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 温室效应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对发病率的影响 对死亡率的影响 臭氧层空洞(ozone depletion) 1985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极上空发现臭氧层空洞 1986年,美国南极考察队证实臭氧层空洞存在 1987年,西德考察队在北极上空发现臭氧层空洞 臭氧层空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皮肤癌增多 大气光化学氧化剂增加导致的健康危害 免疫系统抑制 白内障发病率增加 全球对策 1985年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1987年 《破坏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1989年 中国加入《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1990年 修订《破坏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 议定书》,增加受控物质 1991年 中国宣布加入修订后的《破坏臭氧层 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酸雨 pH值小于5.6 的降水 (三)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光化学烟雾的定义及成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