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单元教学内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单元单元教学内容

单元教学内容 精读文:《墨竹图题诗》 《苍松怪石图题诗》《墨梅图题诗》 略读文:《梅香正浓》《竹松》《黄山松》 综合活动:书画展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增强朗读能力,体会诗人的胸襟、气节和人品。 3、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培养审美情趣。 4、培养对诗歌的感悟能力,体会诗歌炽热饱满的情感。 5、通过综合活动,积累更多的有关岁寒三友的好词佳句。训练学 生的合作能力,以及综合展示的能力。 单 元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选编了六篇介绍“岁寒三友”——松、竹、梅的名篇。《墨 竹图题诗》以竹为依托,表达了是画家淡泊名利,以解除百姓之疾苦 为己任的胸襟。《苍松怪石图题诗》写出了自己不屈不挠、耿直廉洁的 铮铮男儿性格。《墨梅图题诗》借梅写出了诗人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竹松》是管桦的一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竹深厚的感悟。《梅香正浓》 表达了作者对具有“梅花”一样的民族气节的英雄史可法的崇敬之情。 《黄山松》是现代诗人张万树的诗歌,以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及昂 扬的革命斗志描绘了“黄山松”这一英雄形象,令人肃然起敬。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第八单元第 3课第 节 授课时间 12月22日 课题 墨竹图题诗 课型 新授课 教材 分析 本是写于郑板桥在山东任职时。记叙的是又一个不眠的夜晚,听者冷雨 拍打窗棂、风吹疏竹,发出萧萧之声,板桥竟错觉为百姓发出了啼寒号饥的 怨声,于是提笔展纸作画,遂成此文。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体会诗人 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体会诗人的教学方法:导入推荐学法诵读诗歌讨论探究小结1、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学古诗的方法,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学习方法。 2、 教师推荐学法3、学生自学、教师参加入学习小组中,适时引导。 检查预习 作者:引导学生、朗诵诗歌,熟读成诵。 赏画:组织学生观笔下的特点,并结合“诗画赏析”回答以下问题:(1) 作诗的原因; (2) 作诗的目的; (3) 图中的特点。 品诗:请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试作说明1、“岁寒三友”象征了怎样的精神: (明确:“竹”是有气节,象征诗人“任而东南西北风”的气概;) 2、请学生写出对自己的启示诗人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的诗句,绘画作品 1)、熟读中理解题意、诗意。2)、借助字典,资料来理解题意,词意,讲出重点词的意思。3)、由词到句串讲诗意。4)、熟读成诵。提出疑问,合作解决“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句。) 学生写出自己的启示 板书设计 墨竹图题诗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淡泊名利,解除 百姓疾苦为己任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第八单元第 3课第 节 授课时间 12月22日 课题 墨梅图题诗 课型 新授课 教材 分析 本诗以梅喻人,表现了作者卓尔不群的气节与人品。本诗语言浅显易懂, 清新俏丽,但意蕴丰富而超凡脱俗,实为大手笔。画中题诗书法饱满苍劲, 于诗意画意相融合,更添一奇。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方法:导入推荐学法诵读诗歌讨论探究小结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体味那绝美的诗篇。 1、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学古诗的方法,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学习方法。 2、 教师推荐学法3、学生自学、教师参加入学习小组中,适时引导。 检查预习 冕(miǎn)乾坤(qián kūn)妥协(tuǒ xié)卓(zhuó)尔不群 花蕊(ruǐ)厌恶(wù卓而不群:形容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作者:王冕(1300-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幼为农家子,自力苦学,后从学者韩性受教。应进士举不中,遂下东吴,入淮楚。至正七年左右,北游大都,见天下将乱,遂归。晚年,南方起义兵兴,移家浙东九里避难。据说他死前不久曾作朱元璋议参军。他的画和篆刻在当时很负盛名。 引导学生回忆《王冕学画》的内容、朗诵诗歌,熟读成诵。 赏画:组织学生观王冕笔下的梅花的特点,并结合“诗画赏析”回答以下问题:(1) 王冕作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