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文言文复习卷及答案
初三文言文复习题
制作人:于圣嘉
《出师表》练习题
《三峡》练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
2.填空题。①《三峡》选自《??????? 》,三峡是??????? 、??????? 和??????? 的总称,在重庆市??????? 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 ,字??????? ,??????? (朝代)???? 学家。
②《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是:???? ?,???? ,????? ?。?????? ,??? ,??? ?, ????。
③理解填空:A、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B、《三峡》中描写三峡夏季景色的句子:C、?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
D、描写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③绝巘多生怪柏(????? )(????? )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⑥猿鸣三声泪沾裳(??????????? )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⑧自三峡七百里中(????? ??????)4.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①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 ,今义:???????②或王命急宣??? 古义:??????? ,今义:???????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 ,今义:???????5.解释下列词句:①重岩叠嶂:②素湍绿潭:③清荣峻茂:④林寒涧肃:⑤晴初霜旦: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8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解释词语含义。
①略无?? ②嶂???③蔽????? ④曦???????
7.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8.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9.“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10.“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二)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概括上文三段内容的大意。12.试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13.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14.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15.《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16.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17.下列句子有写水流湍急的,有写水清澈的。请选出与“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不同的一句(2分)? (????? A.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C.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D.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8.本文结尾引用了渔歌,《岳阳楼记》中也写到:“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请分别说说两文中渔歌的作用。(2分)
19.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法方法??20.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4.甲文第一段中“感极而悲者”是指哪些人?他们感极而悲的原因是什么?答:
5.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2 分)
杜甫 顾炎武 周恩来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2 分)A .甲文前两段采用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
B . “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的向往和对朋友的劝勉之情。C .乙文是一篇寓言故事,通篇叙事,借事说理。
D .乙文说明了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退是为了更好地进的道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7一10 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宝马汽车客户投诉处理培训课件》.ppt VIP
- 解读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pptx
- 设计符号学 课件.ppt VIP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题答题建模应用课件.pptx
- 石膏病人的护理.ppt VIP
- 4.2优秀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 6.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课件)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3).pptx VIP
- 4.2优秀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 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专题15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原卷版).docx
- 动静脉内瘘手术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