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微生物学第4章营养与培养要点
5)选择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 选择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 将某种微生物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有利于需要菌生长,抑制不需要 的微生物。 两类:根据某种微生物特殊营养需要设计的类型 如:以纤维素唯一碳源分离分解纤维素的菌 加某种化学物质,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类型 如:加10%酚抑制细菌、霉菌,分离放线菌;加结晶紫抑制G+, 分离G-菌;基因工程菌利用此特点,抗生素抗性筛选重组菌 (二) 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二、培养基(culture medium) (二) 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选择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 二、培养基(culture medium) (5)其他 如:分析培养基(assay medium)分析某些化学物质的 浓度及微生物营养要求;还原培养基(reduced medium 培养厌氧菌;组织培养物培养基(tissue-culture medium)培养寄生微生物;等 (二) 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三、微生物的培养技术 ?微生物培养技术的发展特点: ????? ① 从少量培养发展到大规模培养; ????? ② 从浅层培养发展到厚层(固体制曲)或深层(液体搅拌)培养; ????? ③ 从以固体培养技术为主发展到以液体培养技术为主; ????? ④ 从静止式液体培养发展到通气搅拌式的液体培养; ????? ⑤ 从单批培养发展到连续培养以至多级连续培养; ⑥ 从利用分散的微生物细胞发展到利用固定化的细胞集团; ????? ⑦ 从单纯利用微生物细胞到利用动、植物细胞进行大规模培养; ????? ⑧ 从利用野生型菌种发展到利用变异株甚至遗传工程菌株; ????? ⑨ 从单菌发酵发展到混菌发酵; ????? ⑩ 从低密度培养发展到高密度培养(high cell-density culture,HCDC); ????? 从人工控制的发酵罐到多传感器、计算机在线控制的自动化发酵罐等; 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可分为八个大类 (一)实验室培养法 A 固体培养法 1.好氧菌的固体培养 ???试管斜面(test-tube slant)、培养皿琼脂平板(agar plate)、克氏扁瓶(kolle flask)、茄子瓶。 2.厌氧菌的固体培养 ??实验室中培养厌氧菌:??①特殊的培养装置或器皿; ???????②配制特殊的培养基(六种营养要素;加入还原剂和氧化还原势的指示剂)。 ?????? 厌氧菌固体培养的具体方法 厌氧菌固体培养的具体方法 ?????(1)高层琼脂柱 ???把含有还原剂的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装入试管中,经灭菌后,除表层上有一些溶解氧外,越是深层,其氧化还原势越低,故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 ???例如,韦荣氏管(Veillon tube)是由一根长25cm、内径1cm,两端可用橡皮塞封闭的玻璃管,可作稀释、分离厌氧菌并对其进行菌落计数 (2)厌氧培养皿 ???Ⅰ利用特制皿盖去创造一个狭窄空间,加上还原性培养基的配合使用而达到厌氧培养的目的,例如,Brewer皿 ?Ⅱ 利用特制皿底——有两个相互隔开的空间,其一放焦性没食子酸,另一则放NaOH溶液,待在皿盖平板上接入待培养的厌氧菌后,立即密闭之,经摇动,使两试剂接触而发生吸氧反应,从而造成无氧环境,例如,Spray皿或Bray皿 ?(3)亨盖特滚管技术(hungate roll-tube technique) ? ?由著名美国微生物学家R.E.Hungate 于1950年分离瘤胃微生物和产甲烷菌等严格厌氧菌时设计的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严格厌氧技术——亨盖特滚管技术(Hungate roll-tube technique)。 ? ?其主要原理:利用除氧铜柱来制备无氧的氮气 ? ?普通氮气 →→ 通过高温下铜柱,Cu吸收O2 →→ 无氧的氮气 ?用无氧氮驱除小环境中的空气,使培养基的配制、分装、灭菌和贮存,以及菌种的接种、培养、观察、分离、移种和保藏等过程始终处于高度无氧条件下,从而保证了这类严格厌氧菌的存活。 ? ??? 用这种方法制备成的培养基称为预还原无氧灭菌培养基(PRAS培养基,prereduced anaerobically sterilized medium)。?? (4)厌氧罐(anaerobic jar) ? ? 是一种常规的但不很严格的厌氧菌培养技术,原因是它除能保证厌氧菌在培养过程中处于良好的无氧环境外,无法使培养基配制、接种、观察、分离、保藏等操作也不接触氧气。 ?(5)厌氧手套箱(anaerobic glove box) ? ?? 把含有还原剂的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装入试管中,用亨盖特技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化学学考阶段检测卷(八).docx
- tightrope与endobutton应用在交叉韧带重建中的效果比较.doc
- 化学学考阶段检测卷(四).docx
- 化学学考阶段检测卷(三).docx
-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ppt
- 化学与环境保护优质课2.ppt
- 化学学案(未修订)上册.doc
- uml建模技术.pptx
-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420.ppt
- unit 2_建立贸易关系及信用调查.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