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原理与应用.ppt

【2017年整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原理与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1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原理与应用

多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s);主要内容;;微孔:孔径小于 2 nm 超微孔:孔径小于0.7 nm 亚微孔:孔径介于0.7~2.0 nm 介孔(中孔):孔径在2~50 nm 大孔:孔径大于50 nm;吸附:当气体或液体与某些固体接触时,气体或液体分子会积聚在固体表面上,这种现象称为吸附。 吸附剂:实施吸附的物质。 吸附质:被吸附的物质。 物理吸附:被吸附分子与固体表面分子间的作用力为分子间吸引力,即范德华力。 化学吸附:基于固体吸附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使吸附质和吸附剂之间以化学键结合的吸附过程。;;吸附等温线:当温度一定时,压力(平衡浓度)和吸附量的关系曲线。 吸附等压线:在等压情况下,表示吸附量和温度的关系曲线。 吸附等容线:在等吸附容量情况下,表示温度和压力的关系曲线。;六类吸附等温线;Ⅰ型吸附等温线:也称Langmuir吸附等温线。限于单层或准单层,大多数化学吸附等温线和完全的微孔物质(如活性碳)和分子筛的吸附等温线属于此类。 Ⅱ型吸附等温线:常称S型等温线。在无孔固体或在大孔材料中的吸附常常是这类等温线。吸附等温线的拐点通常发生在单层附近。 Ⅲ型吸附等温线:其特征是吸附热小于吸附质液化热。因此随着吸附的进行,吸附反而得以促进。;H1:圆筒形细长孔道且孔径大小均一分布较窄,大小均一的球形粒子堆积而成的孔穴。 H2:口小腔大的“墨水瓶形”孔道。 H3和H4:狭缝状孔道,形状和尺寸均匀的孔呈现H4迟滞环,非均匀的孔呈现H3迟滞环。;;自A.Werner在1893年创立配位化学以来,对配合物的研究成了无机化学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1951年Wilkinsen和Fisher合成了二茂铁以及夹心型化合物而获得了197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多位科学家从事与配位化学有关的科学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可以说,配位化合物已经深入到了各个研究领域。;;;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通常是指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通过自组装过程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金属有机骨架晶体材料,它结合了高分子和配位化合物两者的特点,既不同于一般的有机聚合物,也不同于Si-O类的无机聚合物。;;常用术语;增长(augmentation):是装饰过程的一种特例,是以N个节点为一组节点代替网络中的一个N连接节点的过程。 贯穿(interpenetration):在网络结构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网络通过物理作用而不是化学键的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分子整体的现象。 次级结构单元(SBU, secondary building units):在用一组节点(簇)来代替一个节点的装饰过程中,这组节点被认为是一个次级结构单元。;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特点;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命名;材料的成分 MOF-n: Metal-Organic Framework; RPF-n: Rare-Earth Polymeric Framework; MPF-n: Metal Peptide Framework; 结构 ZMOF-n: Zeolite-lik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ZIF-n: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 PCN-n: Porous Coordination Network; 实验室的名字 MIL-n: Materials of Institut Lavoisier; CPO-n: Coordination Polymer of Oslo; ITQMOF-n: Instituto de Technología Química MOF; NU-n; NOTT-n; HKUST-n; ZJU-n; FJI-n; etc.;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研究概况;;;2月10日,世界一流的企业及专业情报信息提供商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发布了2000-2010年全球顶尖一百化学家榜单(TOP 100 CHEMISTS, 2000-2010),这份依据过去十年中所发表研究论文的影响因子而确定的榜单中,共有12位华人科学家入选:   1.戴宏杰(Hongjie DAI),排名第7,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   2.彭笑刚(Xiaogang PENG),排名第8,美国阿肯色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教授;   3.杨培东(Peidong YANG),排名第10,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4.陈邦林(Banglin CHEN),排名15,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教授;   5.孙守衡(Shouheng SUN),排名31,美国布朗大学教授;; 6.夏幼南(Younan XI

文档评论(0)

junzilan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