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魏晋人物.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 魏晋人物   学习要点 1、了解建安风骨和魏晋风流 2、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创作 3、作品赏析:陶渊明《杂诗》(其一) 《饮 酒》 (其五) 一、“建安风骨”的内涵    风骨一词最早大量应用于魏、晋、南朝的人物评论,后引用到书画理论和文学评论之中。   至于文学评论,当以南唐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最为精到:“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意思是端直的言辞结合骏爽的意气,形成格调劲健和艺术感染力强的“风骨”。风,就是文章的生命力和内在的感染力,而骨是指文章的表现力。    建安风骨是指建安时期以“三曹”为代表的诗人,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中真实地反映东汉末年社会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内容充实风格慷慨悲壮,语言清新,笔力刚健。这种特色,受到后人的高度赞扬,称它为“建安风骨”。   在建安诗人中尤以曹操的成就最高。P51 其次,当推曹植。   建安诗歌的代表诗人值得一提的是“竹林七贤”。P87-89     二、陶渊明的诗歌创作 1、生平及思想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死后朋友们给他谥号曰“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今九江市)人。 ?? ?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   但陶家一族出身寒微,在门第森严的晋代并非显要的世族,而且时至陶渊明这一代,家族已然衰落,他本人只能凭借族叔的关系做到县令一类的小官,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是因为他自己“性刚才拙”。他29岁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405年再次出任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脱离官场。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 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有《陶渊明集》。 2、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 1)田园诗 陶渊明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诗一百二十多首,另有文、赋等十余篇。田园诗是他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创举。 陶渊明的田园诗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组诗《归田园居》是他的代表作。 A,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明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 如《归田园居》(其一) B,写躬耕的生活体验 如《归田园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开篇十分自然朴素,诗人在南山下种了一些豆子,豆田的情况是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面对这种情况,诗人是什么态度呢?地地道道农夫的态度,很可能是要焦虑的,或者干脆放弃了,而诗人却欣然接受。豆田如此荒芜,他还要精心侍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大早就起来去清除杂草,直到月亮出现在天空才扛着锄头回去。为了这长得稀疏的豆子,诗人还要在草木丛生的狭窄小道上行走,以致晚间的露水打湿了衣裳。读到这里,人们不禁会产生疑问,这么做值得么?    诗人最后道出了种豆之意,原来豆子的丰茂与否,并不是他特别挂心的,衣服被沾湿更是小事一桩,他在意的是另一件对于他整个的生命都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他的意愿究竟是什?这首诗没有说,我们可以从诗人其他的诗作中看出来。? C,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 如《归田园居》(其四)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外,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   通过这些诗可以隐约地看到,在战乱和灾害之中农村的面貌. ?  陶渊明向往自由安宁、恬静自然的生活,他的大多数田园诗呈现出冲淡平和、矿员静穆的外貌,而质地里也是如此。他的人格是那么朴素、自然、真率,他的诗文也是如此,随口而道,毫无加工,高度精练,表现得古朴而不是那么精巧,呈现出清明淡远的意境,有一种自然的美感。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乡村的恬静, 2)饮酒诗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二十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 《饮酒》(二十首) 3)咏怀、咏史诗     除田园诗外,他还创作了不少咏怀诗,如《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