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土壤恢复生态工程.ppt

  1. 1、本文档共1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土壤恢复生态工程

湖泊干涸 流沙随风移动 胡杨树干枯,灌木林枯萎衰败 荒漠土壤退化的原因分析 案例 气候因素:多风 水资源量减少:从20世纪50-90年代,下降幅度超过25%。 水质盐化:上游土地开发规模扩大,农田排水增加,矿化度升高。 地下水位下降:人类活动改变了地表水的地域分配 。 植被衰败,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90年代与50年代相比,下减少87.6%。 人为因素:修建水库、乱砍乱伐、无序的土地开发活动 。 恢复基本思路 案例 以天然绿洲和绿洲—荒漠过渡带的生态环境改善为重点,以植被和水体维护为突破口,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等复杂关系,以维持资源的可再生性和生态的可持续为目标,以现状生态的保护为基础,以水利基础设施为保障,综合权衡经济价值与环境需要,在维护自然生态的同时按规划分阶段扩大人工绿洲生态,建立融自然和人工为一体镶嵌式的流域生态,最终实现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恢复策略 案例 封育:主要针对由于过牧草地质量下降,或人工采挖植被 严重受损的天然草场。 生态输水:通过优化配置、统筹安排,将生态水输送到塔 里木河下游 。 人工生态建设:建立新的人工绿洲生态系统。 退耕还草还林:乔木林模式、灌木林模式、乔灌混交 模式、乔草模式、灌草模式、乔灌草模式。 2006年11月18日,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改善 。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面貌得到改善,许多胡杨重新焕发生机。 第四节 水土流失恢复生态工程 水土流失也叫土壤侵蚀,是指地球陆地表面的土壤、土壤母质及岩屑受外力作用发生的各种破坏、移动和堆积过程以及水的损失。 水力侵蚀:主要分布山区、丘陵区; 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其次在黄泛平原沙土区与海 滨地带; 冻融侵蚀:主要分布在高寒山区; 重力侵蚀:主要形成于广大山丘区的山体自然崩塌泻溜。 按侵蚀营力的不同,水土流失可以分为: 我国水土流失以水蚀和风蚀为主。其中水蚀最为严重。主要分布在西北黄土高原、西南云贵高原、北方土石山区、南方丘陵山区和东北黑土地区等五大水土流失区。 产生水土流失的土地主要有三种: 坡耕地 荒山荒坡 沟壑 控制水土流失,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从目前国内外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看,可将水土保持生态大体分为: 水土保持的耕作措施 治坡治沟工程措施 林草生物措施 水土保持的耕作措施 坡耕地上特别是缓坡耕地 我国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可分为两大类: 以改变地面微小地形,增加地面粗糙度为主的耕作措施 如等高带状种植、水平沟种植等; 以增加地面覆盖和改良土壤为主的耕作措施 如秸秆覆盖、少耕免耕、间、混、套、复种和草田轮作等。 作用:拦截地面径流,检减少土壤冲刷 垄沟种植法 在川台坝地和梯地上以及坡度20°以下的坡耕地上使用。 等高耕种法 对拦截径流和减少土壤冲刷有一定的效果。 等高耕种分为梯田、横坡沟垄种植、坑田、半旱式耕作等类型; 要求:坡地坡度在25°以下,坡越陡作用越小;坡度越大,带越窄,密生作用越大;带与主风向要垂直等。 残茬覆盖耕作法 是在地面上保留足够数量的作物残茬,以保护作物与土壤免受或少受水蚀与风蚀。 耕作措施 少耕法与免耕法 少耕法改善土壤通透性,有利于水分下渗。 免耕法使土壤上层有机质含量增多,渗水性改进。 多作种植 把防侵蚀能力强的作物布置在坡地上,应用多作的种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可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生产力。同时也增强了农田植被覆盖度,延长了覆盖时间。 黄土高原坡耕地 耕作措施 治沟工程措施 修筑梯田-治坡措施 可以改变地形坡度,拦蓄雨水,防治水土流失,达到保水、保土、保肥和增产的目的。修筑梯田以坡度为5°-24°为宜,超过25°则宜退耕还林还草等。一般按田面的纵坡不同,可分为: 水平梯田 隔坡梯田 坡式梯田 反坡梯田 修筑梯田 水平梯田 梯田的田面呈水平,在坡地上以半挖半填方式进行,将土地坡面修成若干台阶的水平梯田,梯田上种植作物,是高标准的基本农田。适宜种植水稻和其他旱作、果树等。在人多地少的地方,应修水平梯田。 设计基本要素有田面、田坎、田埂和排水沟,梯田田边应有蓄水埂,梯田内侧应有排水沟,以保证梯田的安全。 隔坡梯田 在坡面上将1/2~2/3面积保留为坡地,1/3~1/2面积修成水平梯田,形成坡梯相间的台阶形式,这样从坡面流失的水土可被截留于隔坡梯田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梯田上部坡地种植牧草和灌木,形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