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_黑土戏剧_审美特征形成的创作动因_王咏梅.pdfVIP

探析_黑土戏剧_审美特征形成的创作动因_王咏梅.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析_黑土戏剧_审美特征形成的创作动因_王咏梅.pdf

艺术空间 作家杂志 Writer Magazine 2010 No.8 探析“黑土戏剧”审美特征形成的创作动因 王咏梅 摘要 在中国当代戏剧艺术的百花园中,“黑土戏剧”以昂扬的时代旋律、浓郁的黑土风情、深入的人性开掘、 多元的艺术探索等审美特征,绽放着独特的风采。而现实主义创作意识的流变、地域文化意识的自觉、自我生命 意识的觉醒、戏剧创新意识的增强,则是其审美特征形成的内在动因。 关键词:黑土戏剧 审美特征 创作意识 内在动因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黑土戏剧”指称的是黑龙江省戏剧艺术家们创作、演 80 年代后期,以杨利民为代表的黑龙江剧作家又深感传统 出的,反映黑龙江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现实生活以及黑龙 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表现方法对于反映新的现实生活和时 江人性格气质、精神风貌,具有鲜明而浓郁的黑龙江地域文 代精神的局限,于是从描写外部现实转向表现人心灵的内 化特色的戏剧形态。尽管“黑土戏剧”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 在现实,体现出一种心理现实主义的特点;李景宽、梁国伟、 是在20 世纪90 年代初,但“黑土戏剧”作为一种地域特色 车连滨等人则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的基础上吸收了表现主 文化,“孕育于清末和民国时期,发展于建国后的五六十年 义、象征主义等手法,体现了传统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融 代,成熟于改革开放的八九十年代”。在中国当代戏剧艺术 合的特点。可见,现实主义创作意识作为“黑土戏剧”发展的 的百花园中,“黑土戏剧”以昂扬的时代旋律、浓郁的黑土风 一种精神指南,不是凝固的、僵化的,而是不断变化和深化 情、深入的人性开掘、多元的艺术探索等审美特征,绽放着 的,从而使昂扬的时代主旋律具有着丰富多姿的变奏之美。 独特的风采,而现实主义创作意识的流变、地域文化意识的 二 地域文化意识的自觉与浓郁的黑土风情 自觉、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戏剧创新意识的增强,则是其 地域的文化品位、生活特点、社会发达程度等等,对戏 审美特征形成的内在动因。 剧发展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有时甚至是有决定意义的。 一 现实主义创作意识的流变与昂扬的时代旋律 “黑土戏剧”能够在当代中国剧坛卓然独立,一个很重要的 话剧这种诞生于西方的艺术形式自 1907 年传入中国 原因就在于剧作家们具有越来越自觉而鲜明的地域文化意 后,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确立了直面现实、真实 识。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黑龙江的两代剧作 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和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当代“黑 家们都把展现黑土地特有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作为创作 土戏剧”的创作者们有意识地秉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始终紧 的重要内容。他们不仅把黑龙江的巍巍高山、滔滔江河、莽 紧把握着所处时代的脉搏,同时深深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 莽荒原、浩浩林海以及“大酱缸”(沼泽)、“大烟炮”(风雪)、 壤,从中发现原型、积累素材、开掘题材,最终塑造出具有鲜 大煤矿、大油田、大农场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表现得气势雄 明时代特色的人物,提炼出富有时代精神的主题。而各个时 浑、广袤深邃,而且把北大荒人在独特的自然和历史环境下 期的黑龙江剧作家们在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时,又多 孕育的热情豪爽、粗犷质朴的性格气质,他们那雪山狩猎、 从正面不遗余力地描写、歌颂代表着光明正义具有历史进 冰河捕鱼、荒原牧马、沃野垦殖、深山挖参、矿区采矿……的 步性的人和事,一种热烈、高亢、昂扬的精神情调如乐曲的 拓荒创业生活以及由此形成的开拓进取、顽强不屈、不畏艰 主旋律贯穿始终,从而使“黑土戏剧”呈现出崇高壮丽的美 难、勇闯禁区的“北大荒精神”,表现得质朴凝重而又阳刚火 学风貌。 爆,形成了黑土戏剧博大高远、壮美沉雄、粗犷豪放、洒脱鲜 不过,不同历史时期“黑土戏剧”的创作者们,在现实主 活的整体艺术风格,体现出鲜明的黑土地域文化特色。 义创作意识的指导下表现时代主旋律时也有着不同的特 作为“黑土戏剧”地域文化特色形成的主观因素,黑龙 点。“十七年”时期重在塑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江剧作家们的地域文化意识经历了一个由朦胧到清晰、由 中涌现的英雄、模范和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表现为实现壮丽 不自觉到自觉、由淡薄到浓烈的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