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80年代新表现主义简析.pdf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80年代新表现主义简析论文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周应彬——看美国80 年代新表现主义简析 第一章美国新表现主义出现的历史原因和背景 第一节对具象的怀念和回归 20 世纪50 年代,抽象艺术几乎统治这整个西方艺术界。当这种高于生活的 纯粹艺术发展到黔驴技穷时,西方艺术突然注入了新的能量,朝着相反的方向开 始发展。杜尚认为:“艺术不过是生活的一部分,艺术应该等于生活,我们应该 让艺术不是艺术,让艺术成为生活。”杜尚的思想影响了60、70 年代几乎每一位 现代派画家,成为他们的先驱。在这个方向上,艺术家开始了对传统绘画的“破 坏”不再像传统绘画那样追求形式和内容的优美,而是不断去消解绘画,破坏其 形式上以及内容上的和谐统一。甚至发展到之后,绘画的人越来越少,更多的人 开始搞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和观念艺术,架上绘画已经被人所遗忘,甚至到了要 取消绘画这样传统的艺术形式。1965 年极少艺术家贾德就宣称:绘画死了。虽 然这么些年来,画画的还有,不是没有,但画画却已经不是艺术中的“正事”, 反倒成了“旁门左道”。但是杜尚的反艺术、反对架上绘画,其实反的是艺术的 一贯立场。他不肯用作画的方式来创作艺术,是因为当时的人都被这方式局限住 了,这方式和艺术立场的联系太紧密了,他不这样反,不足以摇撼人的陈见和俗 套。然而在短短的20 年间(20 世纪60~70 年代)西方艺术发展出的新流派比过 去二百年的总合还多,如此密集的创新,反而物极必反,让人开始心存厌恶,终 于在80 年代,艺术家不再一味的求新求变,他们安下心来,重拾画笔,回到传 统绘画方式里去。西方80 年代的这股思潮给给艺术家们带来了一股新的能量—— 打破60 70 年代创新求变,否定以往一切艺术模式的惯性思维。人们开始“怀念” 绘画,寻求在画布中涂抹以及挥洒颜料的快感。这种思想从艺术家的心中涌现出 来。 这种回归,一方面这也许是经过了60、70 年代艺术家们对反艺术浪潮之后 的疲劳以及对不断翻陈出新的艺术样式感到厌烦。另一方面,越到现代,人过得 越是沉重,问题越多,一切面对现实,面对政治,面对人生的艺术没法轻松,没 法抒情。一位意大利批评家奥立瓦(Achille Bonito Oliva )把这个潮流定义为先锋 派的转向。他认为,通过这些年的自虐,艺术家重新发现他自己该有的那个位置, 重新获得自己该有的创作快感,而且不必再对非得拿出新主意来而有压力了。 第二节德国表现主义对美国新表现出现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一直是西方艺术乃至世界艺术的中心。随着二 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爆发,欧洲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受到严重的损害,以至于 许多优秀的艺术家纷纷跑到未受影响的美国。美国却凭借着二次大战带给经济的 益处迅速崛起和发展,成了欧洲艺术家们的“避难所”。这种“彼竭我盈”的形 式无疑使美国成为了世界经济和文化的中心。1964 年美国人劳申伯格夺得威尼 4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周应彬——看美国80 年代新表现主义简析 斯双年展大奖标志着“美国艺术”在欧洲形成影响并赢得国际地位。反观德国, 由于是二战的罪魁祸首,情况就不那么乐观,城市一片废墟,国家分裂,大批艺 术家的逃离和驱散,使得原有的传统艺术的继承关系被解除。整个欧洲艺术界对 美国统治话语权的局面也深感不快,他们一直想找到机会夺回话语权。当返回架 上绘画的思想在西方艺术中开始蔓延起来的时候,欧洲人,尤其是德国人觉得机 会到了,他们传统的文化根深蒂固和德国影响力以及荣誉地位的丧失导致的对艺 术复兴的迫切愿望。美国自由无拘的性格适合推陈出新,她没有悠久的艺术历史, 没有背负传统的责任,更没有负担。而欧洲有得却是那引以为傲的悠久文化传统 和历史根基。德国画家基弗说“欧洲有的是历史,而美国有的是媒体”[1]就是 指这个情形。 德国画家由于对美国艺术有抵触情绪,认为美国文化是浅显的、波普化的。 所以不愿跟着美国的打破和抛弃对象以及追求纯形式的效果的艺术形式,又由于 70 年代末人们对具象的“怀念”和对艺术形式“推陈出新”的泛滥,德国画家 们认为,这个新的方向,要朝遥远的、被遗忘出发点的。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一种与后期极端发展的现代艺术背道而驰的新的绘画形式脱颖而出。 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适时地把形象艺术带了回来,标志着绘画的回归。一方面, 在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anqian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22413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