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课程标准 战国形势图 秦孝公下令求贤(想象画) 秦孝公,战国时秦国国君。嬴姓,名渠梁。前362年—前338年在位。孝公一生中干过两件大事,其一是迁都咸阳,其二是任用商鞅变法。孝公即位之初,为富国强兵下令求贤,以改变秦落后于关东六国的局面。是变法图强的第一推动力,是整个秦帝国的基石君主。秦孝公是秦始皇的五世祖。 商鞅入秦(想象画) 南门徙木 2、主观上: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广纳贤士; 一、背景 1、客观上:秦国落后于六国 (“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3、商鞅入秦并积极宣传变法; 4、其它国家的改革变法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教训。 ——打击了贵族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兵源得到了可靠保证 1.军事上: (1)废除世卿世禄制,设立军功爵制度; (2)编制什伍组织 二、措施及作用 材料一:“富贵之门必出于兵”。 ——《商君书·赏刑》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 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 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 富无所芬华”——《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 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 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阅读材料: ——提高人民生产积极性,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 ——废除了旧贵族土地占有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全国经济发展, 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 2.经济上: (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1)废井田,开阡陌,承认私有,允许买卖土地; (3)统一度量衡; 被称为“商鞅量”的量器 ——利于加强对人民控制,加强中央集权; ——从中央到地方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强化了中央集权; 3.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 (2)推行什伍连坐制度; (1)废分封,行县制; (3)制定严苛的刑法,实行轻罪重刑; ——强化法律意识,保证变法彻底执行。 ——加强了思想文化统治,但也造成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破坏,对后世文化政策产生恶劣影响. 4.思想文化上:焚烧诗书 5.社会习俗上:移风易俗,改变成年父子兄弟同室居住生活方式,鼓励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前后109 年之间,秦除了同若干残存的小诸侯国以及和西 戎、巴、蜀少数民族作战以外,同东方六国共作 战65次,获取全胜58次,斩首129万,拔城147座, 在攻占之地共建立了14个郡,未获全胜或互有胜 负的仅5次,败北仅4次。秦王嬴政也就是后来的 秦始皇即位以后,统一战争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仅用了10年时间,便于公元前221年消灭了六国,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高度集权的专制 帝国,结束了长期以来的诸侯分裂割据局面。 材料一:“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 。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王安石 材料二:一位学者:“我要把商鞅推为民族英雄,并记中华民族首功,肯定有人反对。但我还是要说,中华民族的统一,商鞅功不可磨。” 上述材料是怎样评价商鞅变法的? 材料一: 秦孝公时,曾有人当面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基本要领,是注定不会有好下场的,“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 上述材料又是怎样评价商鞅变法的? 材料三:秦国“风俗凋薄,号为虎狼”。 “他俗致富而已,无教化仁爱之本,所以为可罪也。” ——朱熹 材料二: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 ——苏轼 三、 评价 1、积极作用 ①沉重打击了旧贵族,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军事力量; ③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收富国强兵之效。 ④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2、消极影响 ①法律严苛,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 ②文化高压,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 ③重农抑商,造成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四、 成功因素 1、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符合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根本原因) 2、改革措施符合秦国实际; 3、法律一经制定,坚决实施; 4、秦孝公重用商鞅,商鞅执法如山。 五、商鞅惨死的原因及启示 1、直接原因:支持其变法的政治靠山秦孝公 的去世;深层次原因:变法触动了贵族利益。 2、启示: (1)改革是曲折、复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