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互文性角度看哈姆雷特及杜丽娘自我意识同中之异
从互文性角度看哈姆雷特及杜丽娘自我意识同中之异 摘 要: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中英两国戏剧文学显示出诸多相似之处,戏剧人物自我意识的产生就是其中之一。这种自发的、平行的文学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渊源。但其在东西方表现各异。其中,汤显祖的《牡丹亭》和威廉
关键词:互文性 自我意识 同中之异
一、引言
戏剧文学深受读者和观众的喜爱。英国戏剧起源于中世纪教堂的宗教仪式,到了16世纪末,戏剧进入全盛时期。[1]此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剧作家和作品,取得最高成就的当属威廉“自我意识”并分析它在东西方的同中之异
二、自我意识
弗洛伊德、威廉等科学家就“自我意识”提出了“自我是人的理性部分,往往处于社会生活的现实要求、超我的道德追求与本我的利益追求之间,按照现实原则协调矛盾,尽可能地寻找权宜之计”[2]“自我是个体所拥有的身体、特质、能力、抱负、家庭、工作、财产、朋友等的总和”[2]等定义。文章为了适应文学文本分析需要,化用威廉
三、哈姆雷特与杜丽娘
《哈姆雷特》作者莎士比亚做过小学教员、马夫等,丰富的人生经历为他积累了文学创作的素材。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社会矛盾突出,农民起义、宗教改革与圈地运动加剧了社会动荡。同时,文艺复兴思潮已席卷欧洲各国。此时,莎士比亚越来越感受到人文主义理想与黑暗现实间的巨大矛盾,《哈姆雷特》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哈姆雷特》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叔叔克劳狄斯弑君夺权,哈姆雷特受其父之魂暗示向克劳狄斯复仇的故事。哈姆雷特人物形象之复杂,体现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各个方面,贯穿全剧始终。而对于哈姆雷特自我意识表现最为突出的,则是如下几段经典的独白:
(1)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2)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朱生豪译)
可以看出,哈姆雷特已经自觉地对人类存在进行肯定和赞扬。在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之后,哈姆雷特能够将目光投向人类自身,理性又积极地审视“人”这种存在,是该时代自我意识萌发的集中体现。哈姆雷特对于人本身的思考是广博的,也是超越的,表明哈姆雷特已将自我与更大的范畴相比较联系而思考
(3)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Y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腐朽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朱生豪译)
此时的哈姆雷特,经历了谋杀、篡权等一系列变故,反复思考了有关“人”和“自我”的许多命题,不断地诘问“怎么办”。是让行为受自己思想支配,还是隐忍不发,成了哈姆雷特关于“自我”的更高层次思考。生与死可以看做“隐匿自我”和“实现自我”的两个代名词,虽然死表面上看起来是让一切都化为乌有,但哈姆雷特认为它恰恰是自我的实现,这具有相当的超时代性。在“我认识到我自己的价值、理性、人格等等的存在,我要不要证明这一切?”这个问题前,哈姆雷特给出了第一声响亮的回答
在汤显祖生活的时代,商品经济已经萌芽,催生了更加有活力、生活需求更为多样化的市民阶层。而理学、道学的弊端日益显现,与日益活跃的社会生活方枘圆凿,因此产生了像李贽这样“离经叛道”的哲学家,提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对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汤显祖本人亲身经历了万历五年和万历八年两次科举考试选拔的黑暗,对于封建科举制的腐朽、官场的腐败痛心疾首。[3]他不以封建权贵是从,潜心文学创作。《牡丹亭》即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牡丹亭》讲述了南安府千金杜丽娘因梦而亡,还魂后与意中人成婚,并共赴京城参加科举,最后亲人团圆、相公高中的故事。作为主人公,杜丽娘这个形象是有血有肉的。她有令人赞叹的美貌和德行,更有一般封建女子所不具有的独立思想。从第七?i开始,杜丽娘的自我意识便得到展现:丫鬟春香侍读时借口跑到后花园中游玩,回来迟了惹得教书先生生气。杜丽娘在事后对春香说:“死丫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打不的你?俺且问你那花园在哪里?”(牡丹亭,第七?i:闺塾)这里可以看出,杜丽娘虽然奉行尊师重道的封建观念,但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可见她对每日进习枯燥无味的封建书目感到厌倦,天真之态跃然纸上。接着又有杜丽娘照镜子之后发出感慨:“若不趁此时自行描画,流在人间,一旦无常,谁知西蜀杜丽娘有如此之美貌乎?”(牡丹亭,第十四?i:写真)杜丽娘在此时已完全表露出对自己美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41T 2431-2023 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规范(1:10000).docx VIP
- 2012 INTERNATIONAL BUILDING CODE (2012年国际建筑规范).pdf VIP
- 金龙湖养老度假基地可行性报告.doc VIP
- 光伏发电工程施工规范.docx VIP
- 渗透检测工艺规程.pptx VIP
- 质量员考试(市政质量)基础知识试卷真题(2025年新版附解析).docx VIP
- 幼儿园课件:变焦PPT.ppt
- KEF音响无线HiFi扬声器LS50 Wireless II用户手册.pdf VIP
- 一种低气味、低刺激双固化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设计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