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尘封抗联英雄张玉珩
历史尘封抗联英雄张玉珩 提起东北抗日联军,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却很少有人知道张玉珩。其实早在1932年6月,时任磐石中心县委组织部长的张玉珩,参与组建了我党在东北地区的第一支抗日武装――满洲工农反日义勇军第一军第四纵队(通称“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亦称“磐石游击队”),为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先驱者和创始人之一
张玉珩(1901-1935),字德铨,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人。1920年考入浙江大学,1923年毕业后回信阳从事教育工作,曾参加“二七”大罢工。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豫南农民运动的领导人之一。1926年,在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亲耳聆听过毛泽东、夏明翰、邓恩铭等领导人的教诲。大革命失败后,担任首任中共汝南县委书记,曾与杨靖宇在汝(南)确(山)一带并肩战斗。1929年春,受中共豫南特委派遣,与杨靖宇先后赴东北开展地下工作。但是出于革命工作的需要,张玉珩在东北曾多次改姓易名,知道他真实姓名的人很少,他还有张汝恒(张如恒)、张玉衡、张振国、张敬山(张进山)、杨振江等多个名字。由于他高度近视,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所以许多人只记得他的绰号“张瞎子”
受党组织派遣,赴东北开展地下工作
张玉珩在汝南水屯暴动中身份暴露,暴动失败后,不宜在当地继续工作,上级党组织决定派他去东北
1929年春,张玉珩到达奉天(今沈阳),被满洲省委任命为中共辽宁省台安县特支书记。张玉珩先后领导了台安农民运动和学生运动,发展了几十名党员,遭到国民党当局的怀疑和调查。满洲省委为避免损失,于1930年10月,将张玉珩调往吉林,任首任中共吉林县委书记
中共吉林组织曾于1928年2月遭敌破坏,1930年3月恢复,有25名党员,所属基层组织都在农村,城内没有党的支部。张玉珩到达吉林后,很快打开工作局面,不仅巩固了原来的党支部,还在丰满、青山子、江东、小城子等地开辟了新的工作区域,发展一批党团员,有的地方建立了支部或小组,有的地方建立了农民协会、反帝同盟等群众组织
在城市,张玉珩致力于学运、工运和兵运工作的开展。在吉林当地党员纪儒林、车成惠等人的协助下,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先后发展了李维民、姜成、纪春林等人入党,建立了城市工作的基础。1931年3月,张玉珩领导了省城学潮运动的开展,将反动教育厅长王伯康赶
下台
为扩大党的影响,张玉珩又把目光投向工运和兵运。派李维民到吉林车站当工人,培养工人党员,开展工人运动;派纪儒林打入吉林驻军当兵,在士兵中发展党员,以便发动兵变,组织游击队。1931年夏,县委发动基层组织,搞到几支手枪,在双河镇一带建立了两支小型赤卫队,以保卫党的机关,打击反动分子的破坏活动
1931年7月,“万宝山惨案”发生。张玉珩立即到汉族、朝鲜族农民中宣传事件真相,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为侵略中国制造借口,挑拨汉族、朝鲜族关系的阴谋,在群众中散发了中共满洲省委关于“万宝山惨案”给两民族劳苦群众书。他还以“中共吉林县委”名义,刻写大量传单在城乡散发,号召“汉、朝劳苦群众团结起来”“驱除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
九一八事变后,吉林县党的基层组织遭到破坏,中共满洲省委将吉林县委改为吉林特支,张玉珩不再担任特支书记,以省委驻吉林特派员身份指导吉林、长春两地工作
这年秋天,中共满洲省委由沈阳迁往哈尔滨,吉林特支的经费得不到保证,张玉珩时常交不上房租,不得不经常变换住处。日伪宪兵、特务频繁查户口,张玉珩没有家庭掩护,又是河南口音,处境十分危险。为节省经费及张玉珩的安全,经中共满洲省委同意,张玉珩搬到地下党?T李维民家居住
在李维民家的这段时间,张玉珩白天外出与党团员接头,布置任务,晚上在李维民家刻写党的文件和宣传品。因经费不足,无钱买油印机和钢板,张玉珩自己动手做了一架土油印机。李维民家中贫穷,很少烧火,屋内寒冷,墙角结满了冰霜。张玉珩坐的时间长了,浑身冰冷,于是起来踱踱步,搓搓手,活动一下冻得麻木的双腿,又赶快坐下埋头工作。李维民的母亲看他冻得实在可怜,东拼西凑地为他做了一件棉袄。张玉珩穿在身上,外罩一件旧棉袍,向李大娘鞠躬表示感谢
张玉珩由于经常彻夜不眠,两眼布满血丝,眼球往外突起。李维民关心地劝他休息一下。张玉珩说纪念节日快到了,没有革命传单不行
张玉珩担任特派员期间,以吉林特派员吉字第一号、第二号,向中共满洲省委报告了吉林、长春两市的形势,详细汇报了群众工作、兵运工作的开展情况。由于张玉珩的正确指导,两市党的组织都有所发展。他培养当地干部做负责人,为开展群众性的反日救国斗争打下良好基础
辗转南满,组建工农反日义勇军
1932年2月,中共满洲省委调张玉珩到南满党的领导核心――磐石中心县委任组织部长。按照县委分工,张玉珩主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