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九必考力学实验(一)
专题九 必考力学实验(一);1.打点计时器
(1)作用:计时仪器,当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f=50 Hz时,每隔 s打一次点.
(2)工作条件:电磁打点计时器用6 V以下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用220 V 电源.;(3)处理纸带数据时区分计时点和计数点:计时点是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计数点是指测量和计算时在纸带上所选取的点,要注意“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与“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取点方法是一样的,时间间隔均为0.1 s.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断
(1)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为x1、x2、x3、x4…,若Δx=x2-x1=x3-x2=x4-x3=…则说明物体在做 直线运动,且Δx= .
(2)利用“平均速度法”确定多个点的瞬时速度,作出物体运动的v-t图象.若
v-t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说明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做匀变速直线运动.;3.由纸带求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
速度,知vn= .
4.利用纸带求物体加速度的两种方法;(2)图象法:如图1所示,以打某计数点时为计时起点,利用vn= 求出打各点时的瞬时速度,描点得v-t图象,图象的斜率即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3)先后顺序:实验时应先 ,后 ;实验后先断开电源,后取下纸带.
(4)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地,小车与滑轮碰撞.
(5)减小误差:小车另一端挂的钩码个数要适当,避免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打的点太少,或者速度太小,使纸带上打的点过于密集.
(6)纸带选取: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舍弃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
(7)准确作图:在坐标纸上,纵、横轴选取合适的单位(避免所描点过密或过疏而导致误差过大),仔细描点连线,不能连成折线,应作一条直线,让各点尽量落到这条直线上,落不到直线上的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例1 (2016·浙江10月选考·17)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或不必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长木板的一端必须垫高,使小车在不挂钩码时能在木板上做匀速运动
B.连接钩码和小车的细线应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C.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选择计数点时,必须从纸带上第一个点开始;解析 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要求长木板平放即选项A不是必要的.
在处理纸带时,由于第一点并不确定,因此常常将前面的点去掉,从清晰可辨的点取点后处理实验数据,所以D选项也不是必要的.
连接小车的细线需要与木板平行,否则就要涉及到线的拉力分解问题,即拉力是一个变力,选项B是必要的.
操作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所以C选项是必要的.因此答案为A、D.;(2)图2是实验中打下的一段纸带,算出计数点2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并在图3中标出,其余计数点1、3、4、5对应的小车瞬时速度大小在图3中已标出.;(3)作图并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1;解析 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但可以一端高一端低,故选项A错误.
实验时,为了能在纸带上得到较多的点迹,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选项B正确;
如果先释放小车,可能纸带上打不上几个点,故选项C正确;
为了保护小车避免落地摔坏,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要用手使小车停止运动,选项D正确.;;;;1.实验原理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与另外一个力F′产生相同的 ,看F1、F2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与F′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等.
2.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细绳、 、三角板、刻度尺.
3.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木板上.;(2)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3)用铅笔描下结点O的位置和两个细绳套的 ,并记录
,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4)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
,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 .
(5)比较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看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4.注意事项
(1)位置不变: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的位置一定要 .
(2)角度合适: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其夹角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以60°~100°为宜.
(3)在合力不超出量程及在橡皮条弹性限度内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