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一、手太阴肺经.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手太阴肺经

一、手太阴肺经 一、手太阴肺经.txt∞-一人行,必会发情 二人行,必会激情 三人行,必有奸情 就不会被珍惜。真实的女孩不完美,完美的女孩不真实。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争其必然。一、手太阴肺经 Lung Meridian of Hand-Taiyin,LU. (一)经脉循行 ①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②回绕过来沿着胃上口,③通过横膈,④属于肺脏,⑤从 肺系(肺与喉咙连系的部位)横行出来(中府),⑥向下沿着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经和手 厥阴经的前面,⑦下行到肘窝中,⑧沿着前臂内侧桡侧前缘,⑨进入寸口,⑩经过鱼际,11、 沿着鱼际边缘,12、出拇指内侧端(少商); 13、手腕后方的支脉:从列缺处分出,直走向食指内侧端(商阳),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二)主要病候 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和手臂内侧前 缘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 (三)主治概要 ·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肺、胸、喉、头面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四)腧穴(共11穴,左右22穴) 1、中府 (LU1) 肺募穴 定位: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简易取穴法:云门直下1寸处是穴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穴区浅层有头静脉和 锁骨上神经中间支与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深层有胸前神经内侧支、外侧支和胸 肩峰动脉与胸外侧动脉搏分布。 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配穴举例:配意舍治胸满噎(《百症赋》);配阳交治喉痹;配定喘、内关治哮 喘;配少冲治心痛、胸痛(《针灸资生经》);配间使、合谷治面肿、腹肿(《千金要方》)。 *作: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本穴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现代研究:近代有报道,中府配肺俞、百劳、膏肓俞针灸并用治肺痨有效。承淡安 报告,患肺病时中府穴出现压痛反应。实验表明针刺中府可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改善肺 通气量,缓解哮喘症状,并有增加肝血流量、改善肝血液循环的作用。 2.云门(LU2) [定位] 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锁骨下缘处。简易取穴法:当手叉腰时,在 锁骨外端下缘出现一个三角形的凹陷,其中心即是云门。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喙锁韧带;穴区浅层有锁骨上神经中间支和第1 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分布,深层有腋神经肌支和胸肩峰动脉分布。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肩关节内侧痛。 [*作] 向外斜刺0.5—0.8寸;可灸。不可向内侧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3.天府(LU3) [定位]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简易取穴法: 臂向前平举,俯头鼻尖接触上臂内侧处是穴。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二头肌长头;穴区浅层有头静脉经过和臂外侧皮神经分 布,深层有肱动脉和肱静脉的分支及肌皮神经。 [主治] 气喘,瘿气,鼻衄,上臂内侧痛。 [配穴举例] 配臑会、气舍治瘿瘤(《千金要方》);配合谷治鼻衄(《百症赋》)。 [*作] 直刺0.5-1.0寸;可灸。 4.侠白(LU4) [定位] 前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 。简易取穴法:肱二头肌桡侧缘当天府穴下1寸处是穴。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二头肌长头、肱肌;穴区浅层有头静脉和臂外侧皮神经, 深层有肱动脉、肱静脉和肌皮神经分布。 [主治] 咳嗽,气喘,干呕,烦满,上臂内侧痛。 [*作] 直刺0.5—1.0寸;可灸。 5,尺泽(LU5) 合穴 [定位]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取法:仰掌屈肘,当肘横纹 上紧靠肱二头肌腱桡侧缘陷是穴。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桡肌起始部,肱肌;穴区浅层有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 深层有桡神经本干,桡神经深支,肌皮神经和桡侧副动脉前支分布。 [主治] 咳嗽,气喘,咯血,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吐泻,小儿惊风,肘臂挛痛。 [配穴举例] 配少泽治短气、胁痛心烦;配关冲、外关、窍阴治肩臂不举(《千金要方》); 配少商治咽喉肿痛,鼻衄。配委中点刺出血治丹毒,急性吐泻,配曲池治肘臂挛痛(《玉龙歌》) [*作] 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现代研究] 临床观察表明,针尺泽有隐压作用,治疗高血压有一定疗效。实验证实,针尺 泽对结肠蠕动有调整作用,可使降结肠下部或直肠的蠕动明显增强。还有报道,针尺泽对神经性 呕吐有效。 6.孔最 (LU6) 郄穴 [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尺泽与太渊连线上当腕横纹上7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桡肌、桡侧腕屈肌、旋 前圆肌、拇长屈肌;穴区浅层有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 桡神经浅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