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十二课剖析.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十二课剖析

计算机组成原理 唐朔飞 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例4.11】设某主机内存容量为16MB,Cache的容量为8KB。每字块有8个字,每字32位,设计一个四路组相联映射的Cache组织。 (1)画出主存地址字段中各段的位数 (2)设Cache初态为空,CPU依次从主存第0,1,2,···,99号单元读出100个字(主存一次读出一个字),并重复此次序读10次,问命中率是多少? (3)若Cache的速度是主存速度的5倍,试问有Cache和无Cache相比,速度提高多少倍? (4)系统的效率为多少? 【例4.11】设某主机内存容量为16MB,Cache的容量为8KB。每字块有8个字,每字32位,设计一个四路组相联映射的Cache组织。 (1)画出主存地址字段中各段的位数 解: (1)组相联映射方式下,主存地址格式如图所示 每个字块8个字,每个字32位,则字块容量为8×32=32B,字块内地址b为2b=32,得b=5 Cache容量为8KB,则一共含有8KB/32B=256块 四路组映射,则一共分成256/4=64组,因而组地址q满足2q=64,得q=6 又由于主存容量为16MB=224B,因而主存地址线为24,24-b-q=13,得主存字块标记为13 主存字块标记 组地址 字块内地址 13 6 5 【例4.11】设某主机内存容量为16MB,Cache的容量为8KB。每字块有8个字,每字32位,设计一个四路组相联映射的Cache组织。 (2)设Cache初态为空,CPU依次从主存第0,1,2,···,99号单元读出100个字(主存一次读出一个字),并重复此次序读10次,问命中率是多少? 解: (2)每个字块有8个字,初态Cache 为空,因此CPU读第0号单元时,未命中,必须访问内存,同时将该字所在的主存块调入Cache的第0组中的任何一块内,接着CPU读1-7号单元时均命中。同理,CPU读第8,16,···,96号单元时均未命中。可见CPU在连续100个字中共有13次未命中,而后9次循环读100个字全部命中,命中率为 100×10-13 100×10 = 0.987 【例4.11】设某主机内存容量为16MB,Cache的容量为8KB。每字块有8个字,每字32位,设计一个四路组相联映射的Cache组织。 (3)若Cache的速度是主存速度的5倍,试问有Cache和无Cache相比,速度提高多少倍? 解: (3)设Cache的存取周期为t,主存的存取周期为5t,命中率为0.987,则加入Cache后的系统平均访问时间ta为 ta=0.987×t+(1-0.987)×5t=1.052t 则有Cache和没有Cache相比,速度提高的倍率为3.75倍 加入Cache后,速度是原来的5t/1.052t = 4.75倍 【例4.11】设某主机内存容量为16MB,Cache的容量为8KB。每字块有8个字,每字32位,设计一个四路组相联映射的Cache组织。 (4)系统的效率为多少? 解: 则系统的效率e为 (4)Cache的存取周期tc=t,系统平均访问时间ta=1.052t e = tc/ta×100% = t/1.052t×100% = 95% 三、替换算法 1. 先进先出 ( FIFO )算法 2. 近期最少使用( LRU)算法:一般采用简化方法,只记录每个块最近一次使用的时间 小结 某一 主存块 只能固定 映射到 某一 缓存块 直接 全相联 组相联 某一 主存块 能 映射到 任一 缓存块 某一 主存块 只能 映射到 某一 缓存 组 中的 任一块 不灵活 成本高 4.3 4.4 辅助存储器 一、概述 1. 特点 不直接与 CPU 交换信息 2. 磁表面存储器的技术指标 道密度 Dt 位密度 Db C = n × k × s 寻道时间 + 等待时间 (1) 记录密度 (2) 存储容量 (3) 平均寻址时间 (4) 数据传输率 (5) 误码率 辅存的速度 寻址时间 磁头读写时间 Dr = Db × V 出错信息位数与读出信息的总位数之比 二、磁记录原理和记录方式 1. 磁记录原理 写 4.4 局部磁化单元 载磁体 写线圈 S N I 局部磁化单元 写线圈 S N 铁芯 磁通 磁层 写入“0” 写入“1” I N 读线圈 S 读线圈 S N 铁芯 磁通 磁层 运动方向 运动方向 s s t t f f e e 读出 “0” 读出 “1” 4.4 读 1. 磁记录原理 2. 磁表面存储器的记录方式 0 1 1 1 0 0 0 1 0 数据序列 RZ NRZ NRZ1 PM FM MFM T 位周期 4.4 例 NRZ1 的读出代码波形 0 1 1 0 0 1 0 数据序列 驱动电流 磁通变化 感应电势 同步脉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