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0·中国音乐学(季刊)2015年第2期
口吴慧娟
20世纪中国琵琶艺扫匕巴乙术发展探赜
摘 要:本文从琵琶传承方式、创作理念、作品题材、作品形式四个方面总结了20世纪中国琵琶艺
术实现了传承方式由“口传心授”向专业化教育转变,创作理念由单纯的“表情、状物”向更加深刻的哲
恩和更为丰富的表现手法转变,作品题材由传统单一向多元化转变,作品形式由传统单一的独奏曲向“独
奏曲、重奏曲、协奏曲三者并进”转变的“四个转变”特点,并从当时的社会坏境、艺术家的努力、乐器
改进等三个方面论述形成20世纪中国琵琶艺术特点的原因。
关键词:20世纪;琵琶艺术;发展特点;形成原因
琵琶的发展中隋唐时期形成我国琵琶艺术发展 从西域商人那里学习琵琶技艺,后把琵琶技艺传给
史中的第一个高潮,此后经历宋元,至明清时期形 其父曹僧奴,曹僧奴再把琵琶技艺传给曹妙达;④
成了我国琵琶艺术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潮。随着历 唐代琵琶名手康昆仑、李管儿师承琵琶名家段善本;
史车轮进人20世纪,这一百年间,我国的琵琶艺担任唐代教坊梨园供奉的琵琶演奏家曹善才,把自
术快速发展,又出现琵琶艺术史上的第三次和第四 己的儿子曹纲培养成琵琶名手,与同时代的兴奴齐
次两次高潮。第三次高潮约在20世纪20至50年代,名;明代号称琵琶“第一声”查十八(查鼐)师承
第四次高潮从20世纪60年代起至今。20世纪我国琵琶名家钟山;等等。到了清代,我国琵琶艺术孕
琵琶艺术大放异彩,不仅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也 育成南北两派不同的风格。北派琵琶演奏风格刚劲
离不开当时社会因素的推动。 豪阔、苍凉激越。南派琵琶演奏风格清丽簇采、玲
一、20世纪中国琵琶艺术发展的特点 珑奇秀。而后有无锡、平湖、浦东、崇明、上海诸
20世纪琵琶艺术的发展,除了具有传统琵琶艺派迭起。无锡派自华秋苹之后,有徐悦庄、吴畹卿、
术发展中名家荟萃、曲目众多、曲谱传承等共性特 邹道平、沈养卿、乐述先、唐石琴、杨荫浏、曹安和、
点外,在琵琶艺术传承方式、创作理念、作品题材、 李轩臣等名家,迭相承传。浦东派以鞠士林、鞠茂堂、
作品形式等方面,都悄然发生了变化,颇具规律。
(一)传承方式由“口传心授”向专业化教育 作者简介:吴慧娟(1974~),女,博士,福
转变 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在我国传统音乐传承基本上是依靠“口传心 ①所谓的“口传心授”,就是既通过口耳来传其
授”①的方式来进行传承。这种“口传心授”的传 形,又以内心领悟来体味其神韵,即在传“形”的过程
承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到新中国建立后才发生 中,同时对音乐神韵进行深入的体验和理解。(转引刘富
彻底改变。琵琶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 琳《“口传心授”释义》,《中国音乐》1997年第4期,第
得益于传统的“口传心授”的传承,才有今天琵琶 23页)。
艺术的繁荣局面。例如:苏祗婆师承其父,世代相传, ②韩叔德、张之年:《中国琵琶史稿(增补本)》,
技艺超群。曹妙达出生琵琶世家,其祖父曹婆罗门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年,第93—94页。
20世纪中国琵琶艺术发展探赜·13卜
陈子敬、倪清泉、沈浩初等师承相传,平湖派以李其 法来划分可以分为文套曲、武套曲、大曲三大类。
钰、李芳园、吴梦飞以及吴柏君、朱荇青等世代相传, 文套曲的表现内容多为描写自然景色,以抒情性、
崇明派以蒋泰、黄秀亭、沈肇州以及樊紫云、樊少云 写意性为主。如《月儿高》《夕阳箫鼓》《青莲乐府》
等。这些乐曲的特点是速度缓慢,多采用吟、揉、打、
等世代相传。上海派崛起于20世纪20、30年代,汪
昱庭的传人众多,现代著名琵琶演奏家卫仲乐、李廷 拉等一些左手技法。武套曲的表现形式均是以描写
松、孙裕德、程午加、陈永禄、陈天乐、杨大钧、柳 战争题材为内容,把历史故事按照写实的手法进行
尧章、张萍舟、金祖礼、王叔咸等皆出自汪先生门下。 铺叙的。曲目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将军令》、
不难看出,近两千的琵琶艺术传承史纯粹是依 《海青拿鹤》等,这些乐曲总体特点就是通过由始
靠师傅教徒弟的“口传心授”的办法代代将琵琶艺 及终的各个乐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