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29
l
●
文章编号:1003—9104(2叭4)05一0229—02
以摄影纪录人性的尊严
——论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的摄影艺术
郑 迁
(武汉轻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湖北武汉430023)
摘要:文章通过对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代表摄影作品创作动机及技术手段的分析,
探讨塞巴斯蒂安的作品对人性尊严的展示对促动社会制度向着更为理性方向发展的作用,
由此探索纪实摄影与社会变迁之间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纪实摄影;摄影艺术
中图分类号:J802 文献标识码:A
ToRecordH岫aIIistic
DigIlity埘thPhotography:
Sebastiao
UnderstandingSalgado§Photography
ZHENG
Qian
(&肠oz矿Amo以^死d施,耽玩凡P0坼ec危n缸踟扬em毋,眈胁n,月也6芭430023)
摄,而是怀着强烈的同情、人道主义精神以及责任感,例如为
了拍摄长达十年的非洲大旱给当地人带来的灾难,他曾数十
著名的纪实摄影大师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就生于巴 次远赴非洲深入拍摄,即使染病在身也坚持工作。没有坚定
西,他的作品,就像是犀利的手术刀切割脓疮一般,揭露出祖 的信仰与巨大的同情很难想象一个生活富足优越的人是如何
国的贫穷与痛苦,以及世人所不愿触碰的繁华之下的伤痛。 承受这种艰辛,亦如他所强调:“用信念去摄影,是我生活的准
1973年,摄影成为萨尔加多的正式职业,他的第一份工作则。”
是世界基督教协进会的专职摄影记者,对撒哈拉地区的大旱 1984年,埃塞俄比亚爆发了史无前例的大饥荒,统计数据
灾进行摄影报道。先后任法国西格玛图片社摄影记者、伽玛 仅因饥饿致死的人数就达到100万。其中大部分是儿童。萨
图片社摄影记者。对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十几个国家进 尔加多冒着生命危险与潜在的阻挠奔赴非洲拍摄,记录下他
行摄影采访。1979年起任玛格南图片社记者至今,塞巴斯蒂们面对死亡威胁时的身影。与其他报道饥荒的摄影不同,塞
安走遍了世界上各个贫困落后的角落。他从贫穷者中不断发 巴斯蒂安并没有将镜头中的人拍摄成如干尸般的惨状。他极
现故乡的影子,在颂歌中高唱反调。在被遗忘的角落发出疼 少采用居高临下的俯视角度和夸张形体的长焦特写,大多用
痛的呼声,以唤醒世界。 的是平视角度与标距镜头,离人物很近。似乎就像一个邻居、
萨尔加多的摄影主题最突出的是“人的苦难”,他拍摄了 朋友一样陪伴在主人公的身边,共同承受着极度悲惨的命运,
无数被主流社会与主流文化遗忘的、被贫穷与疾苦边缘化的 并试图去抚慰他们,传达出他们难以言表的悲伤与无助。这
人。他的镜头总是越过繁华与富足的表象,深入到掩盖在社 些照片中的光线温柔的照射在痛苦的躯干上,流露出无限的
会底层的不幸而又苦难的人群之中,以严肃而独特的视角向 悲悯与爱。这组照片唤起了世界对埃塞俄比亚饥荒的高度关
世界揭示他们的不幸与遭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叶永青×东方艺术·大家艺术的变化还远不足以跟上生活的变化.pdf
- 邺下文学集团的贵族化特征.pdf
- 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剑桥中国文学史》.pdf
- 一次对中国艺术影院的考察——兼论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pdf
- 伊壁鸠鲁“心灵哲学”的双重视角.pdf
- 医务人员语言沟通艺术对现代医学模式中医患关系的影响.pdf
- 乙型肝炎病发过程与治疗的哲学透视.pdf
- 以东方的视野展现我国古代雕塑永恒之美——评央视纪录片《镇馆之宝——青州石佛造像》的艺术造诣.pdf
- 以"人"为本,引领学生走进哲学 ——也谈新媒体条件下高职哲学教材的人本化处理.pdf
- 以韩国为例看文学与影像的互动关系.pdf
- 以市场为导向的艺术专业人才英语能力培养模式探索.pdf
- 以文解画,以画解文中国古代绘画与文学之间的关系.pdf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研究.pdf
- 以艺术铸就伟大“凯迪拉克·不朽的梵高”感应艺术大展落幕.pdf
- 以哲学现象学为视角分析《中庸》的英译本.pdf
- 音含美乐孕哲——根植于音乐"本体"的"音乐"美学与"音乐"哲学.pdf
- 音乐分析美学哲学的基本论题和方法特征——评彼得·基维的《音乐哲学导论一家之言》.pdf
- 音乐的分析哲学评彼得·基维的《音乐哲学导论一家之言》.pdf
- 音乐观念的政教承载与文学承继——以“亡国之音”的观念生成与历史演变为中心.pdf
- 音乐教育主体性哲学范式及其批判.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