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玉案-元夕课件——PPT要点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鉴赏 上片状景,铺叙元夕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开篇两句运用夸张和比喻展示出一幅火树银花的瑰丽画面。接着四句,写人们欢度良宵的种种活动。词中没有直接描写人物,而是通过车马、道路、乐声和舞灯等画面,烘托出游人繁多、气氛热烈、场景壮观的情景。辛弃疾在上片极力描绘元夕热闹繁华的场面,是为了反衬结尾“那人”自甘寂寞的孤独情怀。 下片“蛾儿”“笑语”两句,用特写镜头描绘一群妇女结伴上街观灯的生动景象:她们装扮入时,头戴蛾儿、雪柳等装饰品,一个个笑逐颜开,带着阵阵香气向人群中走去。这两句既是对上片倾城欢庆元宵的补叙,作为两片之间的过渡,也是为下文作铺垫。“众里”以下四句,是全词的核心,寄托了一种不同流俗的情怀。词中的抒情主人公走遍大街小巷,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东瞅西望,焦急万分,一遍又一遍地寻找着意中人,忽然回头一看,竟在那灯火稀落的僻静之处发现了她。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全词以和婉的笔调、优美的意境收束,给读者留下回味和联想的广阔余地,情韵深长,引人入胜。 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片相同,只上片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片则无此断叠,一连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总随词人之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北宋另有贺铸一首,此义正可参看。 内涵 《青玉案 元夕》这首词写元宵节灯市。写灯、写观灯的人,更主要的是描写日夜思念的“那人”。而“那人”是辛弃疾自己人格的象征,是写自己被统治阶级所排斥而又不肯趋炎附势的品格,隐喻辛弃疾在遭受排斥打击后仍不肯随波逐流的品格。这首词以元夜的繁华热闹反衬“那人”的孤寂,表达辛弃疾耐得冷落寂寞、不趋流俗、保持志士操守的高洁品性。 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稼轩的这一首,却谁也不能视为可有可无,即此亦可谓豪杰了。然究其实际,上片也不过渲染那一片热闹景况,并无特异独出之处。看他写火树,固定的灯彩也。写“星雨”,流动的烟火也。若说好,就好在想象:是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又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烟火,先冲上云霄,复自空而落,真似陨星雨。然后写车马,写鼓乐,写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的载歌载舞、鱼龙曼衍的“社火”百戏,好不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其间“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总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盖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总之,我说稼轩《青玉案 元夕》,前半实无独到之胜可以大书特书。其精彩之笔,全在后半始见。 后片之笔,置景于后,不复赘述了,专门写人。看他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妆的游女们,行走之间说笑个不停,纷纷走过去了,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这么些丽者,都非我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皆无。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光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侧,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 这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的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却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彻悟:那上片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片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写,倘无此人在,那一切又有何意义与趣味呢!多情的读者,至此不禁涔涔泪落。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关于“那人” 一种说法是说,“那人”是实指:一个青春妙龄的少女,她在词的最后才于模糊的昏暗之处露了一下脸。。等她的人在明处,她在暗处,也许她早就发现他了,但她却不急着与他相见,先考验一下他的耐心,想看看他着急的样子,也验证一下他对自己的爱,然后悄然无声地跟在他后头,等到他等的快要崩溃的时候才给他一份意外的惊喜。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辛弃疾自己的一种写照。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辛弃疾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发改价格[2007]670号监理收费标准.pdf VIP
- 发改价格【2007】670号《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docx VIP
- 最新实用医学汉语-医学课件.ppt VIP
- 医学汉语教学大纲.doc VIP
- 水工建筑物外观质量评定标准.docx VIP
- 英语国际音标表(8个)打印版.doc VIP
- 升立德 E系列控制卡快速入门.pdf VIP
- 欧盟发布电池和废电池的新规(EU) 附中译文参照_182518812544822.pdf VIP
- 9.3抗日战争80周年阅兵九三阅兵小小爱国者探索手册PPT(优质ppt).pptx VIP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开国大典》PPT课件(含教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