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学前儿童护理方法及常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学前儿童护理方法及常用

主要内容 ②腋下测量法 把体温表的头部约1/3的部分紧挟在孩子的腋窝里,五分钟后取出,当小孩刚刚出过汗或在晒太阳后,应先擦干汗液,稍停一会儿再量,否则量出来的体温就不一定准确。这种方法一般用于2岁以上的儿童测量体温。 这种方法最为常用,体温测量还有口腔测量法。 口对口吹气法最常用。 口对口吹气操作步骤 (1)让伤者仰卧,解开衣领裤带、紧裹的内衣等,清理口鼻污物(泥或痰),颈下垫物使头后仰,口张开。以保持呼吸道的畅通。(昏迷者舌头后缩阻塞呼吸道要拉出并固定 * * 1、煤气中毒 (毒物由呼吸道进入) 原因:冬季,用煤炉取暖的屋子,若室内通风不良、空气中一氧化碳过量,导致煤气中毒。 过量的一氧化碳被吸入体内,就会和血红蛋白争夺氧气。由于它与氧的亲和力远远高于血红蛋白,因而血红蛋白只好“甘拜下风”,把氧气让给一氧化碳,从而导致人体缺氧,引起窒息中毒。 * * 煤气中毒的处理 (1)立即开窗通风,尽快将患儿抬离中毒现场,移到通风处。松开衣襟,使患儿呼吸到新鲜空气。 (2)注意保暖,严重者要尽快送医院抢救。 (3)若病儿呼吸心跳已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护送入医院。 * * 2. 毒物由皮肤侵入时 处理方法 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身体。(不能用热水冲洗) 酸或有机磷用3~5%的小苏打溶液或肥皂水冲洗 碱用食醋或3~5%的醋酸冲洗。 若不慎溅到浓硫酸,应先用干布擦干,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 * * 3.毒物溅入眼中 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眼睛,15分钟。 固体颗粒应立即取出。 * * 4. 毒物由消化道侵入(误服毒物) 处理:(1)催吐、洗胃、导泻。可利用手边方便的东西(筷子、小勺、鸡翎),甚至是手指头,刺激小儿咽部,引起呕吐,将胃内的毒物吐出来,反复2-3次;也可喝催吐药。有些食物过稠不易呕吐,吐净,可让小儿喝大量清水或盐水再催吐。 (2)服用一些能中和毒物的溶液。为了减低毒物的毒性,延缓毒物的吸收,保护食道和胃粘膜,可根据毒物的性质来服用相应的溶液。如茶水、米汤、面糊、豆浆、牛奶等。 * * 误食毒物的处理 若吃进毒物的时间较长,如超过4小时,毒物已进入肠道,应立即送医院抢救。在急救的同时,尽可能收集残余毒物、病儿呕吐物,以便医生检验毒物性质,明确诊断和采用特效解毒剂。 * * (十二)触电 (1)脱离电源。 (2)心肺复苏。 (3)保护伤面。 (4)送医院。 雷击可致心跳和呼吸严重紊乱,以至完全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处心脏挤压。 * * (十三)溺水 (1)抓紧水上救护 。 若孩子溺入深水,抢救者宜从背部将其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2)保持呼吸道顺畅。 孩子被救上岸后,使孩子头朝下,立刻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再用手掌迅速连续击打其肩后背部,让其呼吸道畅通,并确保舌头不会向后堵住呼吸通道。 * * (3)控水。 方法一:抢救者单腿跪地;另一腿屈起,将溺水儿童俯卧置于屈起的大腿上,使其头足下垂。然后颤动大腿或压迫其背部,使其呼吸道内积水倾出。 方法二:见右图。 (4)迅速复苏。 * * (十四)骨折 因外伤破坏了骨的完整性,称骨折。骨折是儿童常见的较严重的外伤。 根据骨折处与外界是否相通,骨折可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种。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不破裂,与外界不相通;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破裂,与外界相通。 根据骨折的程度可分为不完全骨折与完全骨折,儿童多发不完全骨折。 * * 小儿骨折的特点 小儿骨骼中有机物较多无机盐较少,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在外力作用下有可能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仅一侧的骨膜断裂,另一侧仍保持完整,称为“青枝骨折”。 * * 症状 剧烈的疼痛和局部的压痛是典型的症状之一。因疼痛可发生休克。同时,骨折处的正常功能丧失,如下肢骨折后,不能站立、行走;手指骨折时,不能抓握等。因骨折后,原来附着的肌肉失去了平衡,加上组织肿胀,局部还出现畸形。 * * 急救处理 (1)未经急救包扎前,不要轻易搬动伤者。 (2)止血。开放性骨折有出血,可在伤处覆盖敷料,并包扎。 (3)固定骨折(这是基本原则)。在急救包扎前,不要进行骨折复位或推拿。如有畸形可稍用力牵引使患肢略直。 (4)及时送往医院。争取在骨折后2-3小时内送往医院进行复位处理。 * * 本章练习 1.如何判断婴幼儿意外事故的危险程度? 2.幼儿在户外活动时,不小心跌倒发生鼻出血,你应该如何紧急处理? 3.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的操作要领是什么? * * 2、胸外心脏挤压法 (3)伸直手臂,借助上身体重的力量,垂直冲击性地下压,使胸骨下陷1-2CM,压后立即放松,如此反复进行。 (注意按压部位不要过大,只手掌根部接触,手指部分不要接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