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学史》中的文学观念对胡适诗歌创作的影响.docVIP

《白话文学史》中的文学观念对胡适诗歌创作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话文学史》中的文学观念对胡适诗歌创作的影响

《白话文学史》中的文学观念对胡适诗歌创作的影响 《白话文学史》中的文学观念对胡适诗歌创作的影响 胡适先生的《白话文学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除去文学的意义与价值外,它还肩负着历史的使命,浸透了胡适先生的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心血与爱憎。此书强调平民文学的观念;对于以滑稽、诙谐为特征的打油诗有新的认识;对于杜甫的诗歌创作方式有独特的剖析。在写作文学史的同时,这些观念深刻地影响了胡适先生的个人诗歌创作。      一、平民主义的文学观:形式与内容的平民化      胡适是一个持平民主义文学观的作家。他认为一切新文学的来源都在民间。民间的小儿女,村夫农妇,痴男怨女,歌童舞妓,弹唱的,说书的,都是文学上的新形式与新风格的创造者。由此,他认为民歌与乐府诗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对于盛唐诗歌的辉煌,诸家多有评说,而胡适却有着与别人不同的观点:盛唐诗的关键在乐府歌辞。他认为,乐府民歌的风趣与文体不知不觉地浸润、影响、改变了诗体的各个方面,使这个时代的诗在文学史上大放异彩。   对于民歌与乐府歌辞的价值的认同,对于骈文,赋体、律诗的贵族化与文人化的厌弃,表现了胡适在文学形式上的平民化。形式与内容相依相关,形式对内容有着一定的反作用,形式的平民化必然与内容的平民化共存。胡适是平民文学的提倡与坚持者。他不屑于庙堂的文学,因为庙堂的文学可以取功名富贵,但达不出小百姓的悲欢哀怨:不但不能引出小百姓的一滴眼泪,竟不能引起普通人的开口一笑。因此,庙堂的文学尽管时髦,尽管胜利,终究没有生气,没有人的意味。他所欣赏的,是有无上上品之誉的民间故事诗《陌上桑》;是写社会情形的平民文学《孤儿行》;是仅以80字,就塑造出卑劣前夫与贤淑民妇的形象的《上山采蘼芜》。   胡适先生对于民生疾苦的关怀、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体现于他一生的的论著与诗作之中。早在1908年6月9日的《竞业旬报》上的《送石蕴山归湘》中,胡适就有近多亡国飘零恨,此去应先吊汨罗之音。此外,他还有多篇反应民生与社会的诗作发表。《人力车夫》以客面对16岁车夫,在坐与不坐之间的两难表现出底层人民的贫苦生活以及社会问题解决之艰难。《威权》讲述了压迫人民的统治者必将为人民所推翻的道理。《外交》写我夜晚打南京鼓楼下过,见有泥水匠在打夜工修补鼓楼红墙,于是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很感谢美国的议员团/你们这一次来游/使霉烂的南京也添上一些儿新气象!这首诗对当时的统治者加以辛辣的嘲讽。《示威》是一篇颇有深意的诗,它针对现代文明社会中拉着囚犯游街示众的荒诞时间而发。有人被这种示众吓倒了:一个年轻的犯人/很清秀的容貌/竟站不住了;而并非所有人都能被吓住,一个中年的犯人/望着那晕倒的人冷笑;围观的群众也不过只是产生了一种游戏心理:看的人也彼此招呼/咱们天桥瞧热闹去。   胡适对于白话文与白话诗歌的提倡,他的作诗如作文的主张,他用语的自然与朴素,都实践着他的八事主张。他对于民生疾苦与社会问题的关心,又发扬了千年来中国文人的积极入世精神。他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但是,无论文学主张,文学形式与内容,他都是平民化的。      二、滑稽、诙谐的打油诗      胡适对于幽默与诙谐似乎颇为欣赏,他的《白话文学史》也别具一格地发掘了许多具有滑稽、诙谐特色的作家作品。这应该与胡适对打油诗的意义的认识有关。胡适认为,打油诗自然而不做作,是白话诗的来源之一。凡从游戏的打油诗入手,只要有内容,只要有意境与见解,自然会做出第一流的哲理诗的。   正是认为打油诗有此等的意义,胡适个人诗创作中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打油诗。笔者做了一个小小的统计,《旧诗稿存》、《尝试集》、《尝试后集》中一共有胡适诗作242首,其中,具有滑稽、诙谐色彩的打油诗就有25首,占了将近总诗作的十分之一。   1908年11月的《竞业旬报》上所发表的《答丹斧十杯酒》是现存胡适最早的一首白话韵文诗:   一杯酒儿酒满钟/卿卿今日何须送/你代我把双亲奉/阿阿育,你代我把双亲奉/二杯酒儿酒未干/大二小女你要管/你挑着千斤担/阿阿育,你挑着千斤担十杯酒儿汽笛鸣/眼儿一瞬人远天涯近/横糊抛巾影/阿阿育,横糊抛巾影   这首白话韵文,具有民间小曲的风味,把本是悲伤的离别渲染上了一种玩味儿,倒是别有一番情致。可以见得出胡适在利用民歌形式的同时,又为小诗注入一种诙谐的色彩。胡适的打油诗,多是对生活小事的细致感受,或是朋友间的来往唱和。称得上他自己所说的有内容,有意境与见解的第一流的哲理诗的应是如下《看花》:院子里开着两朵玉兰花,三朵月季花/红的花,紫的花,衬着绿叶,映着日光,怪可爱的/没人看花,花还是可爱;但有我看花,花也好像更高兴了/我不看花,也不怎么;但我看花时,我也更高兴了/还是我因为见了花高兴,故觉得花也高兴呢/还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