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所用:广告中的文化资源盗用--广告案例分析·之四.docVIP

为我所用:广告中的文化资源盗用--广告案例分析·之四.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我所用:广告中的文化资源盗用--广告案例分析·之四

为我所用:广告中的文化资源盗用--广告案例分析·之四 有人说现在是后 现代 社会 。后现代社会的主要文化症候之一,就是各种碎片化的符号之间随意的拼贴、杂交、并置与戏仿(又称滑稽模仿)。这种拼贴文化是无中心、零散化的,它可以随心所欲地把一切文化碎片拼凑在一起,比如革命领袖的画像与可口可乐,经典 音乐 与流行音乐,古典世界名画与后现代招贴画,等等。笔者同意这样的描述与判断,它也是我们生活中的经验现实。广告中就充斥着诸如此类对于各种文化资源的盗用,充满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滑稽模仿以及对于文化经典的肆无忌惮的篡改。正如麦克卢汉指出的,”没有那一群社会学家在搜集和加工可资利用的的社会素材时,能接近广告队伍的水平。”(27)这里说的”社会素材” 自然 也包括文化资源与文化素材。但是,仔细阅读以后你会发现,这种所谓后现代的文化碎片,依然是有中心的,这就是商业利润。今日的 中国 文化地图--更准确地说是拼图--正呈现出空前的分裂状态,在我们的四周漂浮着各种各样的能指符号,它们没有任何逻辑地并置在一起,组成了真正的”迷乱的星空”。(28)而”当能指自由漂浮于交流空间中,它们便能被广告商们凭兴致任意地附着于特定商品。”(29)这样,经过广告这只巨手的涂抹,中国的文化空间就变成了一个更加迷乱的星空。 广告中文化资源的盗用,其手段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先说对于西方经典文化资源的盗用。有这样一则关于××饮料的广告:一个参观画展的人把一瓶饮料放在世界名画《蒙娜丽莎》下边,然后走开去看其他画作。这时画中的”蒙娜丽莎”竟然神奇地伸出手,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满意地露出了更加迷人的微笑。 无独有偶,一则减肥茶广告也拿”蒙娜丽莎”开涮:首先映入眼帘的也是《蒙娜丽莎》,然后镜头推向一名当红香港女星(后现代蒙太奇?),她夸张地扭动自己的纤腰,挠首弄姿,引得周围的男士们眼光发直,发出由衷的赞叹;而那位被冷落的”蒙娜丽莎”则低下头羞愧无比地看着自己丰腴的身体。紧接着这位女星一改傲慢的姿态,热心地说出了自己保持苗条身材的秘密:××减肥茶。可惜画上的”蒙娜丽莎”是没有机会重塑形体了,但现实中的”蒙娜丽莎”则要幸运得多,当然,前提是掏钱。(30) 利用精 英文 化进行广告宣传是一个普遍的文化现象,或者说是特定的全球性的后现代消费主义文化景观。不独中国有,西方也有而且更早。据说,在西方国家,古典音乐被用于兜售商品(小到面包,大到各种名贵的轿车)的广告的现象是如此的普遍,以至于,”当人们听到德沃夏克的《新世纪交响曲》第二乐章时,脑海中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Hovis牌面包的形象。”(31)这是消费主义 时代 巨大的商业逻辑同化精英文化的惊心动魄的例证。英国学者汤尼·本尼特曾 分析 过1974年的某期《泰晤士报》中的广告,这则广告是由一幅彩色的马蒂斯的《桥》构成,广告词是:”生意是我们的生活,但生活并不完全是生意。”本尼特分析道:”非常矛盾的是,由于这幅画被用作 金融 资本商品所自发生产的新的功能已经掩盖了它作为马蒂斯油画的重要一面,表面上与 经济 生活相对立和脱离的东西被经济生活所同化了,成了它的一部分。”(32)现代主义大师马蒂斯的作品以极度的夸张与变形著称,其非具像性的画面所要达到的恰恰是与现实世界的疏离效果。现在这种效果被商业主义的逻辑打得粉碎。对于这种现象,以批判立场著称的法兰克福学派分析道:”尽管古典作品复苏了,但是性质变了;它们丧失了自身的对抗力量,丧失了对社会的疏远,而这种对抗和疏远原本正是它们真理的一面。这些作品的意图和功能也因此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如果它们曾经占在与社会现状相互对立的立场上的话,那么现在这种对立性已经荡然无存。”(33) 再说对于传统文化的资源盗用。 平安保险公司的一则广告把 政治 标语、商业广告与传统文化糅合在一起。广告的上面部分(约占三分之一的篇幅)是红底黄字,上面第一、二、三行分别写着:”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平安保险诚祝祖国繁荣,人民幸福,百年祈愿,世纪平安”。广告的下面部分(约占三分之二)是一幅黑白的国画:柳树下面五个身穿古代朴素服装的男子在一起饮酒,其乐也融融。画面的左侧是曹操的名诗《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个广告的 理论 启示意义在于: 目前 我国文化 研究 界流行的政治文化、商业文化与精英文化的三元划分模式是非常简单化的。 “小糊涂仙”酒广告特意用传统的酒坛子作为广告的背景,让一个身着古装的美女作为广告人物,她眉清目秀,面带微笑,使人想起古人豪饮以及美女为英雄斟酒的情景。 传统文化资源的调用还突出地表现于广告中的所谓”帝后”现象。即利用一些古装影视作品中由著名演员扮演的皇帝或太后、妃子形象来做广告。比如”南街村面”广告:被前呼后拥的”雍正皇帝”(唐国强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