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单元整合4.ppt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单元整合4要点

单元整合 考点对接 真题再现 写作指导 本单元学习的是新闻和报告文学。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新闻是“用事实讲话”,具有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的特点。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蕴含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新闻(也叫消息或报道)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新闻有五要素,又称“五个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一般写法都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也可采用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等特殊写法。 考点对接 真题再现 写作指导 报告文学是采取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是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它以叙事纪实为主体,以报道真相为己任,既要求作品中占主体的人与事必须真实,具有新闻性;又经过艺术加工,以形象反映生活,并饱含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情感态度,具备文学性。 新课标高考将新闻等实用文体纳入高考考查范围。对新闻试题的解答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可采用如下的六个步骤:①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②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③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④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⑤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⑥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下面,对这种阅读方法进行分析介绍: 考点对接 真题再现 写作指导 第一步“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揣摩新闻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第二步“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第三步“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第四步“辨叙述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通讯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关注了。 考点对接 真题再现 写作指导 第五步“挖中心主旨”,目的是针对考纲中“鉴赏评价”中的“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探究”中的“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 第六步“析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新闻的基本要求,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来分析。 考点对接 真题再现 写作指导 (2014·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九天神眼 从起初遥远的一点,到依稀模糊的轮廓,再到清晰可见的机身,减速、放下起落架、稳稳在某军用机场降落。“奖状”飞机又一次执行特殊任务凯旋了。 考点对接 真题再现 写作指导 走近它,“小”是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机身长、宽不过数米,差不多一人多高。而让人很难想到的是,眼前这小小的“个头”,竟能在13 000米的高空飞行,最大巡航速度0.72马赫,可连续飞行6个小时。一进入机舱,才发现这小小的“身板”还着实能“装货”:在直径不足1.5米、高只有1.45米的狭窄机舱内,就装有3个固定座椅,两个座椅在驾驶舱,1个长椅在后舱,各型电子设备占据了舱内大半个空间。而这也给驾驶“奖状”飞机的机组成员带来了麻烦,狭小的舱内空间,使得除两名驾驶员外,机组其他人员只能挤坐在一尺见方的小长椅上,蜷缩着直不起腰、伸不开腿,时间一长,腰酸背疼不说,想方便也找不着地方。但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他们每次执行任务都要连续飞行四五个小时。 考点对接 真题再现 写作指导 谈及飞行经历,机长张凯如数家珍,“自1986年配备‘奖状’号,我们中队已先后7次入藏,20余次进疆,飞行面积超过250万平方公里,协助完成10余项重大科研攻关,完成抢险救灾任务160余架次。” 多年的飞行,让“奖状”中队满载殊荣,也使他们不少人患上了“职业病”。副教导员孙文奎说,“每晚7点半要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天气预报,不管有没有任务,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天。”“一有灾情,无论天气如何,我们都会自发处于待命状态。在那种情况下,灾情就是命令,我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一次,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