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讲1980年代的女性文学整理
第六讲 女性文学的第二次崛起 ——1980年代的女性文学 新中国成立至 “文革”发生前的“十七年”女性创作表现出一些“准女性”的特色: 首先,从语言风格来看,女作家的语言时常流露出温婉、细腻的女性特色。 其次,女作家的取材角度有时颇具特色——以细小事件表现宏大题材。 第三,叙述视角带有女性性别倾向——常以内视角展开叙述。 20世纪70年代后期整个社会文化深刻变迁。 8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创作的繁荣是中国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 一方面,女性创作与时代文学主潮同步; 另一方面,女作家的创作自觉或不自觉地游离于时代文学主潮,努力寻求表达“女性声音” 。 一、与时代主潮的呼应: 1980年代,女作家参与新时期文学大潮,与男作家一起承担对民族劫难、人性罹难的反思; 积极关注现实中存在的种种社会问题; 参与现代主义文学实验; “文化寻根”大潮中,对女性/母系生命、文化之根进行寻访; 在80年代后期的写实小说潮流中占一席之地。 二、“女性声音”的日趋强化: 性别差异的重提,使女性写作、女性作为话语主体成为可能。 从女作家群体的创作状况来看,“女性声音”呈日趋强化的态势。 张洁(1937~): 原籍辽宁,生于北京。 1978年发表处女作《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 1981年发表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 其他主要作品:《方舟》(1981)、《祖母绿》(1984)、《无字》(三部,2002)等。 张洁以爱情、婚姻和社会为关注的重点,是新时期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开拓者之一。1992年被选为美国文学艺术院荣誉院士。 1、《爱,是不能忘记的》 “寻找男子汉” “二十多年啦,那个人占有着她全部的情感,可是她却得不到他。她只有把这些笔记本当是他的替身,在这上面和他倾心交谈。每时,每天,每月,每年。” “就跟一棵大树一样,它的根越来越深地扎下去,要拨掉这生了根的东西实在太困难了”。 通过钟雨的情感生活,揭示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爱情与婚姻相分离的不合理的现象,从家庭、婚姻、爱情、道德之间的关系方面对这种社会现象的客观根源进行了探索。 《爱,是不能忘记的》建构了新时期爱情话语。 1979年之前(十七年或更久的时间段中),当代小说对个人私密情感的关注与讲述几乎是空白。 在文坛内外都在国家政策层面进行反思的新时期之初,这部作品表现出女性认识历史的独特视角。 2、《方舟》、《祖母绿》 “男子汉”的理想已经破灭。 《方舟》:曹荆华、柳泉,梁倩 三位女性在自我解放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不懈追寻女性的自我价值。以事业上的顽强拼搏、精神上的自强自立与男性中心的社会意识和生活现实抗争。 方舟的意象既象征着被庇护、被救赎,同时也意味着一种飘无定所的漂泊感。 《祖母绿》: 左葳:徒有其表、空虚无能、自私自利 曾令儿:在超越自我痛苦、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奋斗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对“红袖添香”式的传统女性附属性别、次性地位的改写。 3、《无字》:共三部,总计八十余万字。 内容涉及男欢女爱、个人琐事、革命政治、公共大事等许多方面。 两条线索:一是从吴为离婚后进入精神病院开始,追诉吴为、胡秉宸、白帆三人的复杂关系;二是讲述墨荷、叶莲子、吴为三代女人在婚姻、爱情上的惨败和充满磨难的悲惨命运,及最终改变了家族悲惨传递的禅月。 外祖母墨荷、母亲叶莲子、女儿吴为和外孙女禅月这四个女人是中国20世纪女性的典型代表。张洁正是通过这四代女性向我们展示了一部浓缩的中国女性史。 墨荷:代表了中国旧女性的悲惨遭遇。 叶莲子:经济上已完全独立,精神上仍停留在“一家之主非男人莫属”的地步。 吴为:已具有独立人格和意识,但在丈夫眼里,仍只是欲望的对象。 禅月:寄托了女性摆脱文化传统赋予的社会性别角色藩篱的希望。 “我生下来又不是为了嫁人的,将来嫁不嫁人都难说,生活如此丰富,把我的心装得那么满,留给爱情的位置怕是没有多少了。” 《无字》拆解了男性的神话。对男人在人性上的缺失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叶志清、顾秋水、韩木林在无私母爱的对照下无不显示出人性的弱点。 他们不再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而是前所未有地不负责任、疲软、苟且和无能。 张洁以她二十多年对女性命运的持续关注和书写确立了自己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参考书目: 1.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陈惠芬:《神话的窥破:当代中国女性写作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3.赵树勤:《找寻夏娃——中国当代女性文学透视》,湖南师大出版社,2001年。 4.任一鸣:《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简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