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备课应注意问题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备课应注意问题 [摘 要]备课就是解决教师上课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教师备课和教学设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如何作出合适的教学设计都值得教师认真思考。联系自身的教学实际,探讨备课应注意的问题和备课的方法
[关键词]拓宽视野;文本解读;因“材”施教;研究学情
记得前不久参加远程培训,课程专家在班级沙龙里发了一个关于“请谈谈您从教以来上得最成功,最得意的一堂语文课或者你理想中成功的语文课”的论题。此帖一出,引起众多教师关注。有教师说:“要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享受课堂”,有教??说:“教师要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带领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并且要有良好的互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其实,不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一个必要前提,就是课前要做充分准备,即“备课”。备课就是解决教师上课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备不备课,怎样备课与教学效果是成正比的。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谈谈对备课的体会和认识
一、要有宽阔的视野,大量占有材料
记得本学期听课,年级组教师上《古代文化常识》,用PPT展示了元宵节很多习俗。教师重点提到了赏花灯,吃元宵,却跳过了“迎厕神”。而学生似乎对此很感兴趣,紧追着问:“老师,什么是迎厕神,厕神是不是管厕所的啊?”学生的提问顿时让老师语塞尴尬了,只能无奈抱歉地说:“实在对不起,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课后我查到了再告诉大家。”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备课一定要有宽阔的视野,大量占有材料。课堂上讲的可能只是冰山露出的1/8,但背后更深的7/8我们也要去涉猎、消化、整合到自己的备课内容中,也就是预设课题要大于生成课堂,这样才能应对万千变化的课堂教学
有句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教师自己如果只有可怜的一两杯水,那么可能连自己的饥渴都解决不了,又哪能顾及几十个学生呢?在深刻检讨反思后,我在备《装在套子里的人》时,特意查找了一系列这方面的资料评论,在课堂上还真派上了用场。在归纳小说主题时,有学生在概括完“抨击了沙俄专制制度对人的残害”后,说现实中的我们都是“套中人”。这种说法引起了其他学生的反对,说沙俄制度是反动的,我们并没有被反动的东西束缚,我们不是“套中人”。由于课前进行了较全面的备课,于是我引领学生探讨“套子”指的是什么,那么生活中有“套子”吗?我们需要“套子”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不同的“套子”?这些探讨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营造了课堂的高潮。笔者认为,一堂课要想上得酣畅淋漓,让学生沉醉其中,教师游刃有余,教师就必须在课前广博涉猎,广泛吸收,开阔视野,占有大量资料
二、正确解读文本,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能简单地做教参的传声筒
在教学中,教师们不难发现,语文里有很多问题是存在争议的。譬如《滕王阁序》中,“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在教参里的翻译是:“文坛领袖孟学士,文章的气势像腾起的蛟龙,起舞的彩凤。”从翻译里看,教参把“龙”和“凤”都看作了名词作状语,“像蛟龙”“像彩凤”。而我们如果把“腾”和“起”视作动词的使动用法,译作“文坛领袖孟学士,文章的气势使蛟龙腾飞,使彩凤起舞”又有何不可呢?正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中的“舞”和“泣”的用法。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不能盲目跟从已有的结论,而要有自己的见解
同样,在教学中,常听到身边有一些教师说:《记念刘和珍君》上得自己快发疯了,鲁迅的文章怎么这么难上啊?问是否有同感。还有老教师说:《陈情表》上得好无趣无味,不晓得为什么评价说“读《陈情》不哭者不孝”。其实,笔者认为,阅读课文的过程,就是自己心智完全投入的过程。教师自己必须首先要和作者有一个心灵的对话,形成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观点。如果我们能首先把自己当作读者走进作者,走进文本,而不是仅把自己当作老师走进教参的话,相信我们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如果教师自身没有阅读体验,没有和作品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仅被教参牵着鼻子走,那么教学无疑就会变成“贴标签式”的教学
角度不同,背景不同,身份不同,便有不同的理解。诸如《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的是排满,流言家看的是宫闱秘事”。如果被教参束缚了手脚,把生动的课文内容变得单一化,格式化,最后留给学生的只能是抽象的结论。所以,教师首先要自信,要养成自己和文本对话的习惯,把握自己阅读文本的感受、疑惑,这有可能也是学生阅读文本的感受和疑惑。在此基础上再去参考教参及其他的资料,要学会把教参当作帮手而不是呼吸的空气,这样对文本的解读才能透彻到位
三、关注不同文体的文本,确立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在一次听课中,一位教师上《雨霖铃》,中途把诗歌的翻译展示在PPT上,让学生体会诗意。对此做法,我颇不赞同。文言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字词的理解,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