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n型奎里笙三兰望鱼!竺垦笪苎查竺窒二=坠些堕垦塑查苎垄型 I 68
一HUNDREDSCHOOLSINARTS
文章编号:1003—9104(2014)S1—0068—04
符号学视角下的民俗艺术研究+
——以山西民间布艺为例
刘东霞
(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山西晋中030600)
摘 要:民间布艺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始艺术的本原意义,是物化的艺术符号,是我国
最普及和最具有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作为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之一,不仅是传承民俗活
动和民俗文化的物化形式,更是传递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的艺术载体。文章从符号学的视
角对山西民间布艺进行探索性研究,挖掘民间传统文化的符号意义,理解其审美特征和艺术
内涵,为民间艺术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为符号学理论和方法引入民俗学研究提供可
能,拓宽维度。
关键词:山西;地域文化;民间布艺;文化符号;符号学;审美文化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FolkArt intheVisualThresholdofSemiotics:
Study
FolkFabricsinShanxiasthe
Taking Example
LIU
Dong——xia
(DepartmentofDesign,SchoolofArts,Taiyuanof 030600)
UniversityTechnology,Jinzhong。Shanxi
民间布艺是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之一。民间布艺,主要
以布、缎、绸、绢等为原料,以民间绘画为基础,用不同的民间
一、民俗艺术概述
刺绣方法、工艺、制作的综合艺术。布艺在民间又称为女红,
民俗,就是世代相传的民间生活风俗。是依附人民的生 勤劳智慧的妇女们通过剪裁、缝制、刺绣、镶嵌、粘贴、缠绕、纳
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 制等技法,将自己美好的情感注入到手工缝制的布艺制品中。
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民俗起源于人类社 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石纺轮、陶纺轮、骨棱以及《周礼》中
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各个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 “刻绘为雉翟”中都有很好的证明。乡村民间布艺作为出现最
大和演变,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是一种来自于人民, 早、流传最广的民间艺术样式,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衣食住
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 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衣排在首位,而不是食,说明人类
的基本力量。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 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古代布艺最初产生
精神生活民俗三大类民俗文化中,代代传承,这些民俗不仅丰 便起源于缝补衣物,起源于人类日常生活。当手工熟练与人
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 类文明的进步同时发展使之产生了朴素的审美意识时,民间
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东霞(1976一),女,汉,山西武乡人,硕士,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69
HUN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德国“自由艺术”教育——以“自由艺术”为表率的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pdf
- 狄兰·托马斯早期诗歌的解读——从尼采哲学角度.pdf
- 德国艺术史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鲁莫尔.pdf
- 笛卡尔哲学难题的种种求解方案及现代启示.pdf
- 第四届湖南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述评——兼论湖南高校音乐教育本土化现状.pdf
- 滇中花腰彝民间剪纸艺术现状调查及思考.pdf
- 电视文学片的兴衰与复兴.pdf
- 电视剧大众艺术的大众担当.pdf
- 电影《弗里达》的色彩艺术赏析.pdf
- 电影《红高粱》中色彩艺术的运用与赏析.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