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渗沥液处理工艺优化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渗沥液处理工艺优化探究

渗沥液处理工艺优化探究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泉州市室仔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系统出现问题后,工程技术人员对原系统进行的工艺改进和工程扩建情况,较详细地介绍了改进前后的工艺流程及新工艺,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与国内同行交流 一、室仔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概况 (一)地理位置 福建省泉州市室仔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位于泉州市洛江区室仔路与聚星街交叉口西北,地处清源山东麓低山丘陵区,距泉州市区约15公里 (二)地形地貌 室仔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库区面积约16万平方,地处一条近似东西向的沟谷,三面环山,为侵蚀地貌,岩石裸露较多,强风化均为粗砂风化土。水文地质条件也较简单,地下水流向与地表水基本一致,大气降水是场地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 (三)社会价值 室仔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是泉州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接纳周边区县如洛江区、鲤城区、丰泽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居民生活垃圾和部分工业固体废弃物,是中心市区唯一一处居民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场,承担着处理和消纳泉州市中心市区生活垃圾的任务。该填埋场一期工程1995年开始初步设计,1999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2000年11月投入试运行。二期工程于2005年建成,设计处理生活垃圾规模610吨/日,为泉州市民的正常生活、泉州市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渗沥液处理站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室仔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同时配套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2001年12月投入运行。填埋场稳定产生渗沥液240吨/天,生活污水1吨/天,经2万m调解池调蓄后,由渗沥液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最后通过专用管道排放到泉州市城东污水处理厂。2005年,污水处理站进行了改造,新增部分工程设施,同时优化了部分工艺,改造后的处理能力达到250吨/天,处理后出水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1997规定的二级排放要求 随着填埋场场龄的增加和处理垃圾量的增多,渗沥液进水水量增加,超出原设计容量且水质恶化,在现有处理工艺“生化物化组合+反渗透膜”处理下出水无法满足标准,对填埋场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且库区防渗系统功能衰退,导致场区地下水污染,周边环境恶化,拟采用“预处理+高效生物反应器+两级高效生化反应+化学氧化+BAF”处理工艺。地下水渗沥液除氨采用物理化学法脱氨处理工艺,对该处理站的设施进行改造扩建,以此维持渗沥液处理站的稳定运行 二、生化物化组合+反渗透膜工艺 (一)工艺简介 渗沥液处理站现采用氧化沟工艺处理渗沥液。该工艺具有耐冲击、操作简单、投资少、维修简单、能耗低等特点,由好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三部分组成 (二)工艺流程 “生化物化组合+反渗透膜”工艺采用生化处理和物化处理相结合的多级处理方案,流程为调节池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氮吹脱-沉淀槽-氧化沟-澄清池-接触氧化槽过滤槽 中间水箱RO膜(反渗透膜)-出水 (三)系统主要处理单元 1.UASB反应器 在UASB反应器中,废水被尽可能均匀地引入底部,然后向上通过包括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的污泥床,污水与污泥颗粒接触时发生厌氧反应产生沼气促其内部循环,有利于形成和维持颗粒污泥。污泥颗粒上附着一些气体,向反应器顶部上升,撞击三相反应器气体发射器底部,引起附着气泡的污泥絮体脱气。气泡释放后,污泥颗粒沉淀到污泥床表面,具有适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剩余污泥产生率低及较高的容积负荷和产气率等特点 2.混凝沉淀槽 由于垃圾渗沥液成分组成复杂,沉淀槽能去除重金属物质、胶体及悬浮物等物质,为后续污泥处理更好地进水水质,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管道混合器使混凝剂更好地与渗沥液进行混合,提高了混凝效率。沉淀槽分隔出混合沉淀区,使生成的絮体进一步与渗沥液中悬浮颗粒混合生成更大的絮体 3.氧化沟 该工艺采用一体化氧化沟,将氧化沟和二沉池合为一体,曝气池呈封闭沟渠形。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较长,可使溶解性有机物和悬浮有机物得到比较彻底的去除。环形曝气使氧化沟具有推流性,溶解氧的浓度在沿池长方向呈浓度梯度,形成好氧、缺氧和厌氧等不同条件 4.反渗透膜处理工艺 该工艺采用膜法分离的水处理技术,是自然界中渗透现象的逆过程。主要利用反渗透膜只能允许水分子通过的特性施加压力,使原水通过反渗透膜,从而达到水与其它杂质相分离的目的。反渗透膜属于物理脱盐法,主要用于纯水制造,对进水水质要求高 (四)系?y运行存在的不足 随着填埋场场龄增加、垃圾处理量增多、渗沥液水质恶化,现有的工艺厌氧生化工艺段、氧化沟运行不稳定,处理效率较低,反渗透膜堵塞严重、产水率低,处理后的渗沥液难以达到GB 16889-2008《生活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规定的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