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情绪的瓶花——探寻林徽因文学风格的“名片”.pdfVIP

披着情绪的瓶花——探寻林徽因文学风格的“名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盔1E第l期 披着情绪的瓶花——探寻林徽因文学风格的“名片” ★文学艺术★ 披着情绪的瓶花 ——探寻林徽因文学风格的“名片” 蒋林欣(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610213) 【摘要】“披着情绪的瓶花”是林徽因文学风格的“名片”,她的写作是一次次情绪的旅行,“情绪”是进入她文学 世界的密匙,她的作品如“瓶花”一样,鲜妍与古雅并存,富有艺术品的韵味,又常有一种悲凉之气,这是她的文学基 调与主题,美得短暂而又具有恒久的魅力。 【关键词】林徽因 文学风格名片 情绪瓶花 【中图分类号】1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5)01—76-4 008—8784(201 “风格即签名”是土耳其作家帕慕克《我 片”,都足以把她与民国其他的“临水照花人”区 的名字叫红》里的名言,说明独特的风格是画家 别开来,但笔者试图寻找的是最适合展现她文学 身份的标识,法国批评家布封也曾说过“风格即 风格的那一张名片。在那几卷灵动的文字里漫漫溯 人”,风格是作家独特的表达方式。例如,张爱 游,聆听那来自心底的轻轻独语,刹那问也是灵光 玲那昏黄的月亮和苍凉的手势、余光中那绵绵无 的一闪,只见几束“披着情绪的瓶花”渐次绽放, 尽的乡愁、白先勇那华丽而苍白的美妇人都是他 在淡黄的纸页上回眸,于典雅清丽中散发着缕缕幽 们各自文学风格的签名和独有的“名片”。这样 香,也许,这就是标示林徽因文学风格的那张“名 的“名片”可能会淹没事实的丰富性,但它们那 片”。 熟悉的气息确能引导我们在卷帙浩繁的书海中较 林徽因有诗云: “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 为准确而迅速地定位到某位文艺家。 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无名的展开,野荷的香 在炎热的夏日阅读三卷本《林徽因文存》n1, 馥,/每一瓣静处的月明”(《记忆》)。在她唯 一股清凉之气溢满心田,很美很愉悦。但美在何处 一的剧本《梅真同他们》里,美丽聪慧活泼而身 却不易说清,也许任何精妙的语言都无法描述她那 份卑微尴尬的梅真用黑宋瓷胆瓶插了一束梅花, 一闪穿越时空的灵性之光,也许任何理性的剖析都 众人都赞“妙”,“瓶花”意象在此摇曳生姿。 会与她的文学世界背道而驰,因而笔者只想为她寻 更奇妙的是,读林徽因,胡适的《瓶花》诗总在 找一张别致的“名片”。近些年,在大众传媒所宣 互文性地绰约闪现: “不是怕风吹雨打,不是羡 扬的诗人徐志摩的浪漫情事中,在众多专业研究者 烛照香熏,只喜欢那折花的人,高兴和伊亲近。 所著的传记中,属于林徽因的“名片”早已广泛流 花瓣儿纷纷落了,劳伊亲手收存,寄与伊心上的 传,那就是“万古人间四月天”、“莲灯微光里的 人,当一封没有字的书信。”即使这是写给陆小 梦”。无疑,这些标示着她整个人生历程的“名 曼的,如此联想或许仅是阅读主体的一种审美感 收稿日期:2014—11—12 作者简介:蒋林欣,文学博士,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3代文 学、文化产业。 76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5年第l期 悟,但林徽因的诗、文、小说、戏剧、评论都似 觉解花的情绪”: 一束束带有各样情绪的瓶花,既有艺术藏品的古 “你为花动了感情,实说你同花恋爱,也未 雅精致,又如鲜花般芳香四溢,还有几分“刹那 尝不可——那惊讶狂喜也不减于初恋。还有那凝 芳华”的凄艳,但即使美得如此短暂,在落英缤 望,那沉思……”“一根蛛丝!记忆也同一根蛛 纷的时候,在魂消香残的时候,也可以留得一缕 丝,搭在梅花上就由梅花枝上牵引出去,虽未织 香气在人间,寄与那些懂得的人。因此, “披着 成密网,这诗意的前后,也就是相隔十几年的情 情绪的瓶花”可以用来描述、象征林徽因文学的 绪的联络。” 总体风格,也算是笔者品读其人其文的一种收 该文落款是“二十五年新年漫记”,与林徽 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