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晚明插花艺术对景德镇制瓷的影响.pdfVIP

浅谈晚明插花艺术对景德镇制瓷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晚明插花艺术对景德镇制瓷的影响 汪浩 (景德镇陶瓷学院 333001) 摘要:插花艺术以及陶瓷艺术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两种艺术, 景德镇制瓷的影响,进而揭示一段行将远逝的社会史及陶瓷史。 而插花中所用的花器很大一部分都由瓷器来承担。因而,本文将视野 二、晚明时期的花器要求与景德镇陶瓷造型的发展 锁定在这两者的内在联系之上,并以晚明这一特殊时期为时间轴,讨 晚明时期的插花艺术较为流行及发达,上至皇室贵族,下至 论插花艺术对于当时景德镇制瓷的影响,揭示一段特殊的艺术史。 一般的文人墨客都钟爱于花艺,而且对于花器的选用非常讲究, 关键词:晚明;插花艺术;景德镇;制瓷;影响 如袁宏道说“养花瓶亦须精良,譬如玉环、飞燕不可置之茅茨, 嵇、阮、贺、李不可请之酒食店中”。其中更是有很多文人及花 一、绪论 学家著有相关的文学作品。如:高濂的《燕闲清赏笺》、屠隆的 插花是中华民族优美的生活表征,也是最优美的中国古典 《考粜余事》、袁宏道的《瓶史》、张谦德的《瓶花谱》、文震 艺术之一。其渊源流长,历代发展颇为健全,但至清代中叶开始 亨的《长物志》等,而这些作品,也为我们认识晚明的花器要求 衰退。插花艺术于中国历史上有两次高峰,一为唐宋时期,第二 提供了可靠的文献资料。现摘录部分如下: 次则是晚明时期。所谓“晚明时期”,历史学界一般界定为万历 (一)凡插花先须择瓶,春冬用铜,秋夏用磁,因乎时也。 到崇祯末(1573—1644)这段时间。正如明史专家孟森在其《明堂厦宜大,书室宜小,因乎地也。贵磁铜,贱金银。尚清雅也。 清史讲义》中说:“明之衰,衰于正、嘉以后,至万历朝则加甚 忌有环,忌成对,像神祠也。口欲小而足欲厚,取其安稳而不泄 焉。明亡之征兆,之万历而定。”当然,在政治上晚明属于衰弱 气也。瓶宁瘦毋过壮,宁小毋过大。极高者不可过一尺。得六七 以致亡国的时期,但是手工业、经济、文化等却又是一个大放异 寸、四五寸瓶插最佳。若太小,则养花又不能久。 (明·张谦德 彩的时期。而对于景德镇窑业史来说, 晚明也是一段特殊的时 《瓶花谱》) 期。这一时期, 由于官窑的解体, 民窑获得了空前的解放, (二)瓶忌有环,忌放成对,忌臃肚,瘦足,药镡。” 成就了景德镇窑业史上一段旷古未有的辉煌。 (明·高濂《燕闲清赏笺》) 众所周知,插花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为器皿。在花器的选择 (三)窑器如纸槌、鹅颈、茄袋、花尊、花囊、蓍草、蒲 上,瓷器又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因而,本文将倚重这种内在的联 槌,皆需形制短小者方入清供。不然与家堂香火何异,虽旧亦俗 系,并以晚明这一特殊时期作为时间轴,讨论插花艺术对于当时 也。(明·袁宏道《瓶史》) 不仅能使人产生恋旧感,还有利于传统文化在我国的传播。 想,也不能直接复制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 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借鉴”,通过对中国古典建筑和西方建筑的对比和研究,发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不管是外国人还是中国 二者的差别,发现二者各自的优点,取他们的长处融合在一起, 人都意识到了东方传统文明的价值,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建 在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将他们体现在同一建筑 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欢,也逐渐成为城市的标志和旅游 中。 项目。 结语 我们需要从传统和现代两个方面入手。同时进行研究,把握 当代的建筑设计,不但需要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更需要 人们现代生活中的需求,把握时代特征,设计出既有鲜明民族特 满足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需求,这就需要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 征,又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建筑。比如重庆的大观园。在建筑上充 候,懂得继承和创新。只有把握住这两点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设 分运用了木雕、砖雕、石雕等建筑元素,墙面装饰以黑、红、黄 计出满足人们需求的建筑。这里的继承并不是指的对传统文化元 为主要色调,利用屏风、纱罩等半透明的物体作为房间内部的分 素的照抄照搬,而是需要深入研究了中国传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