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脑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中脑病变的症状 (十)意识障碍 1.网状结构: (1)上行网状激动系统功能障碍 上行网状激动系统能激活整个大脑皮质的活动,维持其兴奋性,使机体处于醒觉状态。当其活动减弱时,大脑皮质就从兴奋转入抑制,进入睡眠。当其活动极度降低或无活动时便昏睡不醒或昏迷。当脑的疾患累及上行网状激动系统时,由于神经冲动不再弥散的投射到皮质维持其兴奋,便可产生意识障碍。 中脑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中脑病变的症状 (十)意识障碍 1.网状结构: (2)上行网状激动系统环路受损 中脑网状结构─丘脑─大脑皮质之间存在着往返的神经联系,构成所谓神经环路。感觉神经冲动经特异性上行投射系传导至大脑皮质,由皮质发出皮质边缘网状激动系 (皮质的额叶弓状回、顶下小叶、颞上回后部-边缘系的扣带回-中脑网状激动系) 纤维下行至中脑上行网状激动系,在此汇合从非特异性上行投射系传来的冲动,经丘脑再投射至皮质,沿此环路循环不已,从而持续地维持皮质的兴奋。当此环路遭到病损,皮质兴奋性得不到维持,便产生意识障碍。 中脑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中脑病变的症状 (十)意识障碍 2.丘脑下部:中脑网状结构主要是激活新大脑皮质;而丘脑是激活大脑边缘系,下丘脑也激活中脑网状结构。所以除了我们历来知道的中脑网状结构对意识有作用外,下丘脑健全也很重要。 中脑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中脑病变的症状 (十)意识障碍 3.大脑皮质:即使上行网状激动系健全,然而当大脑皮质广泛损害时,意识亦不能保持正常。 中脑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中脑病变的症候群 (一)大脑脚底症候群 (Weber 氏症候群): 病变位于中脑腹侧部即大脑脚底部。损害了同侧动眼神经与位于脚底中部3/5 的锥体束,因而表现为病变同侧的动眼神经麻痹,病变对侧中枢性同侧偏瘫。此征为中脑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大脑后动脉或小脑上动脉的动脉瘤是常见的病因,此外还可见于小脑天幕疝的早期,例如颞叶钩回疝。 中脑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中脑病变的症候群 (二)中脑红核症候群 (动眼神经交叉性黑质症候群,Benedikt 氏症候群,又称动眼神经锥体外系症候群): 本征为中脑被盖一侧病变,侵及动眼神经脑内纤维、红核、黑质、甚至结合臂,出现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不完全性偏瘫及对侧上下肢震颤或舞蹈、手足徐动症等锥体外系不自主运动。 动眼神经麻痹多为不完全性的,因为动眼神经的髓内纤维,一部分自红核中穿过,大部分由红核的后侧向内侧迂回而行。 中脑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中脑病变的症候群 (三)红核下部症候群 (动眼神经交叉性红核症候群, Claude氏症候群) 本征也称动眼神经交叉性小脑症候群,为中脑被盖近大脑导水管处病变, 同时伴有结合臂联接红核处的损害。 临床主要表现为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上下肢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 本征与Benedikt氏症候群的区别:Benedikt 氏症候群表现病变对侧锥体束不完全麻痹及锥体外系症状;而Claude氏症候群为对侧上下肢无运动障碍,肌力完全正常,肌张力轻度减低,随意运动时出现小脑症状及体征。 中脑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中脑病变的症候群 (四)红核上部症候群(红核丘脑症候群,Foix氏症候群) 病变位于红核上部、红核丘脑束及丘脑下部。 临床表现为病灶对侧有明显意向性震颤及肌张力减低。无运动障碍及动眼神经麻痹。病灶侧伴有瞳孔缩小,边缘不齐及眼球震颤。 中脑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中脑病变的症候群 (五)眼外肌麻痹─小脑共济失调症候群(Nothnagel氏症候群) 病变位于一侧中脑背侧(被盖),或病变延伸至四叠体部。 表现为病灶同侧动眼神经麻痹,一侧或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 中脑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中脑病变的症候群 (六)四迭体症候群(中脑顶盖部症候群, Parinaud氏症候群) 本征多由松果体瘤或四迭体和小脑蚓部肿瘤引起, 此外,也可因局部炎症和血管性病变所致。由于四迭体附近有许多重要结构, 所以产生如下主要症状: 中脑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中脑病变的症候群 (六)四迭体症候群(中脑顶盖部症候群, Parinaud氏症候群) 1.由于上丘是两眼同向垂直运动的皮质下中枢,因而四迭体受压的早期症状为垂直性眼球震颤,晚期的压迫症状为两眼同向垂直运动麻痹,包括向上注视麻痹,向上下注视和向下注视麻痹三种类型,因为本病多由松果体瘤引起,自上而下压迫上丘,所以首先使位于上丘上半部的向上注视运动中枢受损,表现为两眼向上注视麻痹,双眼常向下同向偏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免疫炎性疾病新认识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对策于清宏2014.9.13沈阳_培训课件.ppt
- 免疫组化与细胞形态学研究_培训课件.ppt
- 摩擦学发展前沿_培训课件.ppt
- 母猪料产品介绍_培训课件.ppt
- 拇外翻足底的生物力学改变_培训课件.ppt
- 纳美芬EVO-II_培训课件.ppt
- 蛲虫钩虫眼线虫_培训课件.ppt
- 脑梗塞1.1_培训课件.ppt
- 脑功能不全2013-3-24_培训课件.ppt
-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脑脊液及其循环_培训课件.ppt
- 2025至2031年中国金属纤维布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连体弯羊角锤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金属除锈水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英语2014-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摘选含答案解析.doc
- 2025至2031年中国金手卡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doc
- 聘请外援合同协议.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重型直角扣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聘请厨房合同协议.docx
- 2025年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