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问题的提出:1、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是什么?2、人患病后最担心的是什么?3、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Sometimes cure;Usually help;Always comfort.) 世界上很多政要名人如列宁、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沙龙、李钟郁等,都死于脑血管疾病。 第一节 概 述 [教学要求]1、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 2、熟悉脑血管病的病因和诊治原则。 一、概念: 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脑血管病变。 脑卒中(stroke)是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局限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综合症,又称为脑中风、脑血管意外。 二、流行病学 我国,CVD年发病率109.7~217/10万,患病率719~745.6/10万,年死亡率116~141.8/10万。 触目惊心的数据: 我国每年新发CVD200万人,每年死于CVD 150万人,存活的患者800~1000万人,每年因CVD产生的费用达数百亿元。 本病与年龄、性别、环境、饮食习惯和气候有关。 三、脑血管疾病的特点(三高二快) 发病率高--- 致残率高---50%~70% 病死率高--- 起病快 发展快 四、脑血管疾病的分类 我国的脑血管疾病分类草案(10类,1995年)见表8-1 六、病理生理 七、病因 血管壁的病变 心脏病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血液成分及血液流变学改变 其他: 八、危险因素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TIA和卒中史、吸烟和酗酒、高脂和高粘血症、其他(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肥胖、口服避孕药等)。 九、诊断与治疗原则 第一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教学要求] 1、了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2、掌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一、概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障碍或视网膜功能障碍。(10~20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血流动力学改变 2.微栓子形成 3.其他因素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1.一般特点 好发于50-70岁,男多于女。 突然起病,反复发作,每次症状相似。 持续时间短:几分~十余分钟。 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高血脂等。 2.颈内动脉系统TIA 发作性偏侧或单肢体轻瘫,优势半球可出现失语。眼动脉交叉瘫、Horner征交叉瘫、失语(主)。 3.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最常见的症状为眩晕、平衡失調,可有典型或不典型脑干缺血综合征表现。特殊表现:跌倒发作、短暂性全面遗忘症、双眼视力障碍发作。 四、辅助检查 CT或MRI检查大多正常,部分病例(发作时间超过60分钟者)可见小的梗死灶或缺血灶。TCD:动脉狭窄、粥样硬化斑。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主要依据病史。 2.鉴别诊断:癫痫的部分性发作、偏头痛、美尼尔病、心脏疾病等。 六、治疗 目的――消除病因、减少及预防复发、保护脑功能、防止脑梗死发生。 (1)病因治疗: (2)预防性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聚积、抗凝、扩管、扩容、中药。(3)脑保护剂:鈣拮抗剂。(4)手术治疗: 七、预后 未经治疗;1/3继续发作, 1/3发展为脑梗死,1/3可自愈。 第二节 脑梗死 概念: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占CVD的70%。可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 一、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CT) [教学要求] 1、了解的脑血栓形成的发病机理。 2、掌握脑血液供应和主要血管闭塞后的临床表现。 3、掌握脑血栓形成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1.概念 脑血栓形成是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脑动脉主干或分支动脉管腔狭窄、闭塞或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中断,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 ①动脉硬化是基本病因。 ②动脉炎 ③其他:药物、血液成分改变和血液病引起者少见,脑淀粉样血管病、夹层动脉瘤等引起者罕见。 发病机理: 3.病理及病理生理 (1)好发部位:颈内动脉系统――4/5,椎基底动脉系统――1/5 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2/3 大脑后动脉――――――10% 大脑前动脉――――――5% 椎-基底动脉―――――15% (2)病理变化 A、大体观:血管、脑。坏死、凋亡 B、镜下观 超早期:1~6小时 改变不明显,细胞肿胀、线粒体空泡化 急性期:6~24小时 脑组织肿胀、脑细胞缺血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脑脊液及其循环_培训课件.ppt
- 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备用_培训课件.ppt
- 脑脊液检查北大医学部_培训课件.ppt
- 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诊断(程敬亮)_培训课件.ppt
- 脑血管病华中同济_培训课件.ppt
- 脑血管畸形介入治疗进展_培训课件.ppt
- 脑血管疾病教材7_培训课件.ppt
- 脑血管疾病最新神经病学教材_培训课件.ppt
- 脑血管造影角度选择_培训课件.ppt
- 脑卒中的防治与社区管理_培训课件.ppt
- 2025至2031年中国蒸酒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蓝线晒图纸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薄膜专用稳定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聘用销售合同协议.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薄膜式真空测试装置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蒸发器回流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薄铜拉伸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聘用门卫合同协议.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蛋白质含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聘用通知合同协议.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