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中国代文学史第二卷期末笔记整理.docVIP

南昌大学中国代文学史第二卷期末笔记整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昌大学中国代文学史第二卷期末笔记整理

一、名词解释 1、文学自觉(名解、问答):文学的自觉始终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是指文学及文学创作主体意识到文学的独立性和价值性。它有三个标志: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帓尚实,诗赋欲丽);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 文学自觉的理论体系表现:由简单的文论向论著发展;由简单的批评现象的描述到理论的深化;一般、面上的描述到纵向源流的探索、历史挖掘 (刘勰的《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体系,也是文学自觉的标志。) 2、建安文学: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文学包括了建安年间和魏朝前期的文学,这时的文坛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在他们周围集中了王粲、刘祯等一批文学家。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构成了“建安风骨”的文学风貌。 3、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这时的文坛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在他们周围集中了王粲、刘祯等一批文学家。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形成了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4、建安文学的时代风貌:建安诗歌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生活,赋予浓厚的时代气息,形成了独特的慷慨悲壮的风格; 内容: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浓郁的悲剧色彩 特点: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建安诗歌悲凉慷慨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正始之音/文学:正始文学是魏曹芳正始年间的文学,主要代表是嵇康和阮籍。建安之后,又有“正始之音”。作品表现彷徨苦闷、对现实不满的心情,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的基本特点,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 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三曹的出现,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曹操苍劲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曹氏父子的创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徒诗的转变,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以王粲、刘祯成就最高,王粲的诗感情深沉,慷慨悲壮;刘祯的诗俊逸而奇丽。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竹林七贤:指魏晋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位文士“相与友善,游于竹林”,故号“竹林七贤”。 田园诗:指以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篇,由陶渊明在晋宋易代之际开创。在唐朝时更是得到了繁荣发展。陶渊明的田园诗,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参与农村劳动的感受,以及与农民的愉快交往。 山水诗: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HYPERLINK /view/401302.htm风景的诗,这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由谢灵运开创。山水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清新隽永,恬淡高远。代表诗人还有王维、孟浩然等人。 谢灵运山水诗特点:善造画境、缘情而绮靡、鲜丽清新、自然可爱 山水诗的出现,扩大了诗歌题材,丰富了诗的表现技巧,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大进步。 山水田园诗派:HYPERLINK /view/141813.htm山水田园诗,源于南北朝的HYPERLINK /view/7545.htm谢灵运和晋代HYPERLINK /view/7622.htm陶渊明,以谢眺、唐代HYPERLINK /view/7485.htm王维、HYPERLINK /view/7496.htm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HYPERLINK /view/89999.htm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永明体:又称新体诗。形成于南朝齐永明间,由沈约、谢眺和王融共同创立,主要是对女性的审美观照和对宫室、器物以及服饰等方面的描写,讲究声律和对偶,为近体诗奠定基础。 “四声八病” 沈约:长于清怨,哀怨感伤的情调。写景清新而又自然流畅。 谢眺: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细致、清新的特点,但又形成了一种清新流丽的风格。(语言清新晓畅而又富于思致,音韵铿锵而又富于变化;善于熔裁警句,对仗工整,和谐流畅,清新隽永。) 王融:主要特点是构思含蓄而有韵致,写景细腻而清丽自然,语言华美而平易流畅,表现出一种含婉不露的情韵。 齐梁文风:齐梁HYPERLINK /search?word=文风fr=qb_search_expie=utf8文风即南朝齐梁的诗体风格,主要指流行于当时的宫体诗。这类诗歌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