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生平与学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马克思生平和学说   摘要:马克思的一生,是同资本主义作战的一生,他不愧是伟大的革命家;马克思的一生,又是创建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的一生,他不愧是人类最卓越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他贡献给无产阶级一个崭新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生平、哲学、思想 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堂笔记;《话说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传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 一、一代伟人的人生开端 1818年5月5日的午夜时分,马克思诞生在特利尔,坐落在摩塞尔河畔的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这是一个新的时代,资本主义正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蓬勃发展。这是一个有着纯正的犹太血统的富裕文明的律师世家。他的父亲亨利希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在当地和律师界都颇受赞誉。在古典文学和哲学方面也颇有造诣,倾向自由主义,对马克思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祈祷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说到对马克思影响巨大的人,他未来的岳父威斯特华伦男爵就不得不提了,他们一家住在离马克思家不远的地方,马克思在他家度过了幸福的童年,不但和姐姐的闺中密友燕妮度过了两小无猜的欢乐时光,而且在和男爵散步的时候第一次接收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启蒙。就是在这个受法国大革命影响的城市中的得天独厚的氛围中,马克思绽放出了未来足以撼动时间的万丈光华。 在中学,马克思虽然耳濡目染了许多社会最底层的人们的水深火热的生活。然而他还是幸运地碰到了博学的校长和物理老师,他认为必须把青年人培养成对“进步和高尚品德具有神圣信念”的人。最令人称道的是1835年他的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为人类谋幸福的高尚理想在字里行间充分地体现出来了。“马克思意识到,只有使个人和社会一致起来,把职业与事业统一起来,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怀着对人生的无限憧憬和父亲的盼望和嘱托开始大学生涯,虽然根据父命,马克思沿袭家族事业学习法律,也确实非常刻苦钻研,甚至努力到身体超负荷而病倒。但是他的心却一直在“博士俱乐部”,并且表现出卓越的才能,深得科本和鲍威尔的依赖和敬重。他积极参加黑格尔派的活动和斗争,对宗教和普鲁士王国的现实采取鲜明的鞭挞态度。在这些活动中,他都展现出反对封建主义制度和追求平等民主的倾向,可以初步看到未来威震整个革命民主主义的伟人的雏形。 在马克思的大学生活中,他的生活发生了风云动荡的巨大变化,他终于与心爱的燕妮喜结良缘,可是他也经历敬爱的父亲去世的打击。并且他也彻底弃法从哲了。比他的高中论文更加卓越的是《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璧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他注重于自我意识与现实、哲学和世界的联系,主张哲学不应局限于批判世界,而应致力于改造世界。表现了这位当时还属于青年黑格尔派的青年学者对专制的厌恶和对个性自由的追求。然而当时柏林大学处在普鲁士政府严密的控制之下,任何反对政府的言论和激进的思想都会遭到严厉的打击,尤其是想帮马克思安排教职的鲍威尔,不但自己的职位遭到了威胁,甚至还连累了马克思。所以马克思在柏林大学的论文答辩根本不可能通过,所以他只好将自己的论文寄给了耶拿大学,他的才华打动了鉴定工作的人员,很快就免试获得了博士学位,当时他仅有22岁。 在马克思青年时代就已经展现出过人的锋芒,我们已经可以在这个青年的身上看到辩证唯物主义和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迹象了。 二、政坛崭露头角 从1842年开始,马克思积极地向《莱茵报》投稿,并且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他24岁的时候,马克思被正式聘为《莱茵报》的主编。自此,这份读物反对政府的黑暗,阶级的不公,追求人民的自由平等的倾向就更加明显,并且引起了社会上有识之士的赏识和共鸣,《莱茵报》的销量也大幅增长。因此马克思的文章使普鲁士政府大为忌惮,对该报的审核与发表更加严格苛刻。但是马克思依旧坚决地继续发表文章,向社会大众表达革命民主思想,他关注农民以及所有专制制度和封建主义压迫下的人民大众,甚至进一步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但是此举无疑是对残暴的普鲁士的公然挑衅,所以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对《莱茵报》吹毛求疵。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得到社会上众人的联名支持,但是马克思不得不辞去其主编的职位。然而这时马克思去不再怀疑革命已经到来。正如他巴萨普鲁士政府称为“满载愚人的船”,这条船正在开往毁灭的旅程,也就是说革命已经迫近了。 但是这样的挫折并没有打到马克思,来到克罗茨那赫,他同未婚妻燕妮结婚之后,一边积极地进行科研创作,一边筹办在国外创办一份民主主义者的杂志刊物,即《德法年鉴》。筹备许久的《德法年鉴》两期的合刊发表于1844年的2月。上面发表了马克思的很多文章和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的两篇著名的文章。其中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他批驳了鲍威尔《犹太人问题》的小册子。马克思认为鲍威尔误解了宗教与政治解放的关系;没有了解到经济基础决定政治、国家和社会的体制和发展;甚至认为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