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业人群常见心理问题干预和压力管理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 彭建国 主要内容 职业人群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 压力与情绪管理 职业人群常见心理问题 中国健康型组织及EAP协会《2006年·中国企业的员工职业心理健康管理》调查。 本次共有7476名来自全国各地不分年龄、收入、地位、学历的在职人士参加了调查,其中以制造业(26.52%)、服务业(27.46%)、IT业(15.02%)和政府职能部门(11.94%)的人士为主,21.10%的人群工作年限在3-5年之间,21.04%的人群工作年限在5-10年之间,而另外还有11.84%的人工作年限超过了10年。 99.13%的在职白领受“压力”、“抑郁”、“职业倦怠”等职场心理因素困扰; 56.56%的被调查者渴望得到心理咨询,但却从未尝试过; 79.54%的职场人士意识到“职业心理健康”影响到工作; 仅有2.07%的被调查者所在企业会经常采取一些关注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的举措; 76.25%的首访者认为导致企业不够重视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领导层意识不够”; 职业人群常见心理问题 焦虑症状 强迫症状 人际冲突 职业倦怠 …… 职业倦怠 原因 干预理论及案例 人际冲突 原因 干预理论及案例 互动环节 约哈里窗口 亲子沟通 上下级沟通 朋友沟通 从认知心理看——92%的压力是不必要承受的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大多数担心烦忧的事情 可能发生的,占总数的40%; 已经发生的,占总数的30%; 不可预知的,占总数的22% 必须承担的,只有总数的8% 压力对人体的影响与危害 压力与人体—— 肌肉紧张、消化不良、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不断出汗身体变凉、血栓增多、糖和脂肪溶入血液 压力与不良行为—— 对烟、酒、茶、咖啡的依赖性增加,出现强迫行为。 压力与情绪认知——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理解力、创造力下降;经常担忧,烦躁不安,焦虑 可怜的小羊 致命杀手“生气水 人生三宝 微笑 点头 赞美 情绪理论 詹姆斯—兰格理论 放松训练 * 1、概念:重复操作无意义的行为或者观念。 2、去机场的路上,总觉得飞机票忘带了,然后反复检查自己的包;停好车回到办公室,总觉得车门没锁,然后再跑到车库去查看;上课时,总觉得手机在响,不断从书包中拿出手机来看…… 3、近日从上海一些心理咨询机构和医院的心理门诊了解到,在所有前来求诊的患者中,强迫症或有强迫行为的患者占20%,其中白领占20%-25%,而大学生所占比例竟高达60%!部分教师竟也加入这支“队伍”!有些中度甚至重度的强迫症患者,觉得自己的病难以启齿,感觉十分痛苦。? 一、不“折腾”报表就会“憋得慌,很难受” “因为强迫人格、强迫行为来心理咨询事务所咨询或治疗的,大多是职场白领,其中处于管理层的占相当的比例。” 在上海、北京、广州等竞争压力大的城市尤其多见,男女比例约为6:4。这些人的主要特征是苛求完美,对自己要求过分严格,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 二、全球3000万人患“完美强迫症” 英格兰球星贝克汉姆不久前自曝患有强迫症,他对一切都要求完美或是井井有条。只要闲下来,他就会一遍遍地摆放家中的饮料、衣服和杂志等,直至达到自己心中完美的格局才会停止。据统计,全球有超过3000万人罹患这种“完美强迫症”,其中有不少像贝克汉姆那样的成功人士。 * * C网(时间、资源、经验。)3G、全业务运营。[变革是我们电信企业的特点,也是必然。学习顺应与同化]。 当我们有足够的资源、经验和时间来处理事情的时候,很少会感受到压力。但当我们自己觉得自身能力和资源无法满足当前需求的时候,就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压力是一种消极、负面的体验。但它并非不可避免,在很大程度上,它取决于我们对情境和自身能力的感知。 压力看来是人类状况中如此自然的一部分,以致如果它不是自行出现的话,人类自己也得想办法将它创造出来。最简单的例子莫过于我们宁愿承担心理压力也要把事情延至最后一分钟才去做。不只是对那些令人不快的、不想去做的事情会如此,即使对那些我们愿意去做,有必要去做,完成后会感到充实、感到有价值的事也同样如此。我们之中许多人似乎只有在经历这种压力时,工作才能完成得很出色,就像伟大的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Balzac),只有在债台高筑之时才写作一样。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人喜欢把别人置于压力之下。这种方法在对付工作中的同事和上级时可作为对策加以考虑。做一个给别人施加压力的人可以增强自己的权力感和自身的威信;或者仅仅是满足一些虐待狂的心理需要,不管他们如何尽力把这种行为解释成是为了保持合理标准,或为了“超过”他人的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中式烹调师(初级)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 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年终汇报.pptx
- 2023年鲁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6单元检测题(附答案).doc VIP
- 华为案例萃取之道--组织知识资产积累与复用的最佳实践.pptx VIP
- 辐射安全管理考试题(含参考答案).docx VIP
- Obesity肥胖英语演讲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pptx VIP
- 鲁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Unit-3-附答案 (1).docx VIP
- 鲁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检测题Unit 1 附答案.pdf VIP
- 2025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数据分析科普竞赛之理论赛实题.docx
- 管理学原理学习资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