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延绥镇列女研究初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延绥镇列女研究初探

明代延绥镇列女研究初探 摘 要:列女是中国传统社会存在的特殊女性群体。笔者通过对《延绥镇志》中记载的节妇、烈妇及孝妇等进行了统计与分析,说明明代延绥镇列女群具有数量较少、军烈属多、更具献身精神和刚烈之气等特点,从中映射出明代边镇列女群的生存状态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明代;延绥镇;列女 1.明代延绥镇列女群产生的背景 1.1 明代—节妇烈女产生的高峰时代 女子品行端正、未嫁而能守节,为之贞;已嫁从一而终,夫死而不再嫁,谓之节;如遇强暴凌辱能够以死相拒,或者夫死自尽殉身,则被誉为烈。贞节观作为一种稳定的价值、伦理道德观念,在历史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宽到严,渐臻鼎盛的变化过程。刘纪华在《中国贞节观念的历史演变》中,将其分为三个时期:春秋至宋以前是贞节观念之形成及宽泛时代;宋元明是急剧转变及严格化的时代;清是宗教化的绝顶时代。宋朝是我国性文化史上的转折期,宋代理学家程颐以一句“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一直影响着宋以后历代封建王朝。进入明代后,理学经由朝廷的推崇而完全确立了其在思想领域的独尊和垄断地位,极力倡导妇女守节。可以说,中国妇女对“贞节”的崇尚在此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可在下表的统计数字中得到证明。 朝代 分类 周 秦 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 辽 宋 金 元 明 清 节 6 1 22 29 32 2 152 359 27141 9482 烈 7 19 35 29 5 122 28 383 8688 2841 合计 13 1 41 64 61 2 5 274 28 742 35829 12323 由上表可以看出,明代妇女节烈人数激增,竟达35829人(未记载的当大有人在),其数量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朝代,是以往朝代节烈妇女总数的29倍。这足以证明明代是节妇烈女产生的高峰时代。 1.2 明政府的妇女贞节制度更趋严格化和规范化 1.2.1对妇女实施严厉的封建教育 明政府除沿用以前的女性教科书(如班昭的《女戒》,刘向的《列女传》,唐太宗长孙皇后的《女则》)外,另颁布了一些新书,如明成祖仁孝徐皇后的《内训》,吕坤的《规范》等。据胡莲玉《型世言研究》统计,明代女教书籍几近五十种。通过反复说教,以规范妇女的德行。 1.2.2对妇女节烈行为旌表制度化 明代开始,旌表制度远比前代受到重视,历朝皇帝在许多诏令中屡次重申此制度。在实际运作上,更是形成一套严密而规律化的制度。 洪武元年(1368年)下诏:“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 ④朱元璋及其后继者对节烈妇女的表彰都不遗余力,其旌表方式也日趋规范,并使之成为一项治国之策。 延绥镇亦受此影响,列女人数在明代也出现了激增之势,是明之前列女总量(汉代1人,晋1人,宋2人)的28倍。 2.明代延绥镇列女群的构成 元亡后,蒙古势力不断南犯,故明建立后,便在蒙汉交界之地设延绥镇,以防蒙古势力南下,守备边防。延绥镇便成为了明代九边重镇之一,实行边兵之制。 明置延绥镇,下属四卫,分别为庆阳卫、榆林卫、延安卫、绥德卫,除庆阳卫在今甘肃境内,其余三卫皆在今陕北地区,主要包括今天的延安和榆林一带。 《明史·列女传》序曰:“刘向传列女,取行事可为鉴戒,不存一操。范氏宗之,亦采才行高秀者,非独贵节烈也。魏隋而降,史家多取患难颠沛、杀身殉义之事……明兴……乃至僻壤下户之女,亦能以贞白自砥。其著于实录及郡邑者,不下万人,虽间有以文艺显要之,节烈为多。” ⑤正史列女传中,记载的尽是守节教子的贞妇、抱着牌位成婚守节终身的贞女、为死去的夫婿殉节的烈妇。《延绥镇志》中,共记载了112位列女,由节妇80名,烈妇31名,孝妇1名构成。 2.1节妇 节妇主要是由死去丈夫、寡居在家,对已死去丈夫忠贞不二、贞操自守,或者守节期间上侍奉姑翁,赡养送葬;中和睦妯娌家族,任劳任怨;下为夫家生养子女以继宗嗣的妇女构成。这是延绥地区列女群的主体,共有80人,占总人数(112)的71.4%。 这些丧夫的寡妇,没有劳动能力。对于有子女、姑嫜的节妇来说,要生存下来将异常艰难。然而,她们没有退缩,而是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活了下来,这本身亦是一种超越。她们上奉养老,下抚子女,稳定了家庭,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这便是政府大力鼓吹的原因所在。但是对她们来说,却一直在痛苦中挣扎。 2.2 烈妇 烈妇,是指那些以死亡(自杀或他杀)方式来保持贞操或表明名节的已婚妇女。《延绥镇志·列女传》评曰:“有明之令甲,凡妇人女子,能殉夫死者,皆得旌异之。” ⑥《明史·列女传》载有400名妇女(含集体殉烈者),这400名妇女都是在明实录和地方志中三万余名符合表彰标准的模范妇女中筛选出来的,可以反映出明代节烈妇女道德的一般倾向。 这种风尚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延绥镇妇女的生活,《延绥镇志》共载有烈妇31人,占列女群

文档评论(0)

精品报告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