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朝花夕拾(教师5
《朝花夕拾》
1.作者简介
鲁迅 (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
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 年 5 月,首次以 “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
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
小说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 《朝花夕拾》;文学论著
《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 《野草》;杂文集 《坟》、《热风集》、《华盖集》
等 18 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 “民族魂”。
2.作品介绍
《朝花夕拾》原名 《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 1926 年创
作的 10 篇回忆性散文,1928 年由北京未名社初版,现编入 《鲁迅全集》第 2 卷。
此文集作为 “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
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
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
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
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
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
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3.分篇介绍
⑴ 《狗 ·猫 ·鼠》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取了 “猫”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
似的人。
⑵ 《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⑶ 《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 “老莱娱亲”和 “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
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⑷ 《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⑸ 《无常》通过描写无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
慨于人世的不平。
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
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⑺ 《父亲的病》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 “名医”的行医态度、作
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⑻ 《琐记》回忆了隔壁家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描写了她是一个自私自
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
⑼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表达了对藤
野先生深切的怀念。
⑽ 《范爱农》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
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4.主要人物
阿长出自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睡相不好、喜欢切切察察,而且还踩踏死鲁迅喜爱的隐鼠,
这些都使鲁迅对她感到厌烦,但是当她真诚善良的一面表现出来时,如送给鲁迅心心念念的
《山海经》,鲁迅不禁心生敬意和感激。阿长是封建社会下一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她粗
壮耐劳,真诚善良。
父亲出自 《五猖会》
在 《五猖会》中,鲁迅塑造的 “父亲”形象似乎不近人情,与现实有些出入,主要是为
表达主题而设置。父亲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强迫孩子背书,使孩子深受打击,留下心理阴影,
从而揭示了封建家长制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藤野先生出自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期间极为尊敬的一位良师。他不修边幅,但治学严谨。他正直
热忱,热心地关注鲁迅的学习,与当时日本学生对中国留学生的鄙视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些高尚的品质一直激励着鲁迅勇往直前。
范爱农出自 《范爱农》
范爱农是当时社会充满爱国情怀的一群小知识分子的形象代表,他们的命运起伏与时代
的发展紧密相连,经历了对黑暗的不满、对革命的期待以及对革命的失望的心路历程,社会
的迫害、生活的窘迫又将他们逼入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