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有为到陈焕章——从孔教会看儒教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之第二部分:后合法性时代的儒家制度化重建——民国后的康有为与孔教会论文.docVIP

从康有为到陈焕章——从孔教会看儒教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之第二部分:后合法性时代的儒家制度化重建——民国后的康有为与孔教会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康有为到陈焕章——从孔教会看儒教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之第二部分:后合法性时代的儒家制度化重建——民国后的康有为与孔教会论文.doc

  从康有为到陈焕章——从孔教会看儒教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之第二部分:后合法性时代的儒家制度化重建——民国后的康有为与孔教会论文 从康有为到陈焕章——从孔教会看儒教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之第二部分:后合法性时代的儒家制度化重建——民国后的康有为与孔教会时间: 2016-07-09 16:49:36阅读:次作者: freelatters).事实上,我们可以认为是儒家中的宗教成分使儒家能在像六朝时代与道教、佛教同时并存。它使儒家思想得以做为国家的正统,行使于社会与政治秩序上。因为宗教观念不但作为实现儒家原则与价值的工具,他们也许调和在现实世界与理想儒家世界之间的矛盾之处。(杨庆堃:《儒家思想与中国宗教之间的功能关系》,载杨联升等著:《中国思想与制度论集》334-335页。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年。)其实在科学逐渐成为信仰的近代中国,以建立宗教作为制度化设计不容易获得社会的认同。对此王国维说:“(康氏)以元统天之说,大有泛神论之臭味,其崇拜孔子也颇模仿基督教,其以预言者自居,又居然抱穆罕默德之野心者也,其震人耳目之处,在脱数千年思想之束缚,而易之以西洋已失势力之迷信。此其学问上之事业不得不与其政治上之企图同归于失败者也。”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载干春松等编:《王国维学术经典集》,,上卷,97页,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 20余英时:《现代儒学论》,233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1 鲁迅先生说:“种种的权势者便用种种的白粉给他来化妆,一直抬到吓人的高度。但比起后来输入的释迦牟尼来,却实在可怜得很。诚然,每一县固然都有圣庙即文庙,可是一副寂寞冷落的样子,一般的庶民,是决不去参拜的,要去,则是佛寺,或者是神庙。若向老百姓问孔夫子是什么人,他们自然回答是圣人,然而这不过是权势者的留声机。……总而言之,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者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然而对于圣庙,那些权势者也不过是一时的热心。因为尊孔的时候已经怀着别样的目的,所以目的一达,这器具就无用,如果不达呢,那可更加无用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鲁迅全集》,第6卷31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鲁迅对于孔子和权势之间的关系还有可以讨论的余地,但是他对孔庙之作为权势象征的特性的发掘则是十分精彩的。不过,黄进兴提出,孔庙要改变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状况,首要的便是“去政治化”。(黄进兴:《优入圣域》,350-355页,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2 曾遯:《节录许守微尊孔说》,载柯璜编:《孔教十年大事记》金册,21页,1924。 23 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115-116,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24 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108-109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25 陈焕章:《致饮冰学长书》,《梁启超年谱长编》,388-38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26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尊孔逆流史事纪年》,29页。中华书局,1974年。 27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孔教会资料》,18页,中华书局,1974年。 28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孔教会资料》,19页,中华书局,1974年。 29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孔教会资料》,19页,中华书局,1974年。 30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孔教会资料》,19页,中华书局,1974年。 31 陈焕章在《孔门理财学之旨意趣》一文中详细阐述了他的立场。“问者曰:‘子罕言利’,载于《论语》,《孟子》首篇‘何必曰利’,今子乃以《孔门理财学》名其书,且多至三十六卷。非出于附会,从何得如许材料乎?对之曰:是书材料多出于经史,前既言之矣。至谓出于附会,其实不然。欲明孔孟不言利之真精神,当先明私利、公利之别。私利者一己之私;公利者一群之公。若不明公私之别,而徒执‘不言利’三字抹煞之,此宋儒之所以误中国也。群之公利,孔子何尝不言哉?先富后教,治庶之经,井田学校,双方并进,总括孔教全体。理财殆占一大部分也。”见陈焕章:《孔教论》,67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年。 32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孔教会资料》,23页,中华书局,1974年。 3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孔教会资料》,25页,中华书局,1974年。 34 陈焕章:《论孔教是一宗教》,载陈焕章:《孔教论》,2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12年。 35 陈焕章引用的是《说文解字》中对“礼”的解释“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36陈焕章:《论孔教是一宗教》,载陈焕章:《孔教论》,3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12年。 37陈焕章:《论孔教是一宗教》,载陈焕章:《孔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