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学笔记程序.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广播电视的发展与现状青铜纵目人面具(古蜀佚名)第一节广播电视的诞生一、广播的诞生广播是在现代电子技术特别是有线电声技术和无线电通讯技术发明的基础上发明和产生的1、有线广播2、无线广播1、有线广播1876年,美国人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发明有线电话机1880年,俄国奥霍罗维奇研制成功导线传输的播音设备1890年夏,美国萨拉托加大联盟旅馆,800人通过电话欣赏在梅蒂逊广场花园举行的音乐会1893年,匈牙利西奥多普斯卡在布达佩斯把700多条电话线连接起来,定时报告新闻,“电话报纸”。有线广播诞生2、无线广播(无线电广播)(1)无线电波的发现1819年,丹麦基尔大学汉斯.克里斯蒂.奥斯特博士发现电与磁的“缘份”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确定电磁感应定律1873年,英国科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电磁论》“无线电之父“1888年,德国科学家海因里奇.鲁道夫.赫兹,“赫兹波”(2)无线电通讯的实现1895年,俄国物理学家亚历山大.斯捷潘诺维奇.波波夫和意大利发明家卡格列模.马可尼同时分别发明无线电收发报机(3)无线电波负载声波的成功1906年,美国雷金纳德.奥布里.费森登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广播,美国“无线电之父”李德福雷斯特“三极真空管”1916年,戴维.萨尔诺夫“无线电音乐盒”(收音机)1920年8月31日,美国底特律8MK实验性电台,首次广播新闻1920年,11月2日,美国KDKAD电台正式开始播音,世界上第一家正式的广播电台矿石收音机二、电视的诞生1817年,瑞典科学家布尔兹列斯发现化学元素硒1865年,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梅发现硒元素有光电作用特性,1973年,正式发表硒元素“光电效应”报告1884年,德国工程师保罗.尼普柯发明机械式无线电图像扫描盘(“尼普柯圆盘”)1906年,澳大利亚电气工程师罗伯特里埃本设计出放大的电子管1907年,俄国教授罗津格获得设计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像的电子接收机的特许权。1911年,成功利用电子射束管的电视实用模型,显示了一幅静止的电视图像1923年,俄裔美国物理学家弗拉基米尔.兹华伊金获得光电摄像的专利权1925年10月2日,“电视之父”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吉.贝尔德,利用尼普柯圆盘成功完成播送和接收电视画面。1926年在伦敦公开表演。制造出第一台真正实用的电视传播和接收设备,表明电视真正诞生电视技术发展至今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1、尼普柯圆盘2、机械电视3、电子电视4、遥控电视5、数字电视电视技术发展至今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1、尼普柯圆盘2、机械电视3、电子电视4、遥控电视5、数字电视电视事业1928年三、当代广播电视概况第二节我国广播电视的诞生一、我国早期广播发展简史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事业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三、我国电视业的产生中国电视事业的起步: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现中央电视台前身)试播;1958年9月2日正式播出。 1958年10月1日,上海电视台试验播出,次年10月1日开始正式播出;1958年12月20日,哈尔滨电视台(现黑龙江电视台前身)中国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电视工业的发展与电视机的普及广播电视台(站)的建立卫星电视的建立与发展教育电视事业的发展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建立与发展有线电视广播(Cable TV)提高节目质量,增大节目容量,增设专业频道付费电视卫星电视广播极大地扩展了电视节目的覆盖面高清晰度电视(HDTV)显著地提高电视图像质量交互电视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图声处理、贮存与传输……摄像机(镜头、摄像机本身、取景器、底座设备)第三节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况一、什么是广播电视一般认为,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区域传送声像节目,统称广播按照传播信号分:电台广播和电视广播按照传输方式分: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卫星广播、网上广播按照覆盖范围分:地方广播、全国广播、和国际广播按照技术标准分:模拟广播和数字广播二、广播电视的特征1、对象广泛2、时效性强3、丰富直观4、接受随意5、顺序接收6、转瞬即逝三、广播电视的主要技术标准1、无线电频率的使用与分配2、彩色电视的制式无线电频率的使用与分配在发射传输广播电视信号时所使用的无线电波频率范围分别称为广播波段和电视频道。广播分为调幅广播和调频广播电视频道分为甚高频和超高频彩色电视的制式:指一个国家在播放电视节目时采用的特定制度和技术标准。基于世界各国对于彩色电视三基色(红、绿、蓝)基本光束采用的编码、解码方式不同,有三种不同的彩色电视制式:NTSC、PAL、SECAM。电视制式NTSC制(美国)(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PAL制(德国)(Phase Alternation Lion)SECAM制(法国)(Séqu

文档评论(0)

2003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