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棉花产量及品质形成特点及其生理机制.docVIP

盐碱地棉花产量及品质形成特点及其生理机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盐碱地棉花产量及品质形成特点及其生理机制

盐碱地棉花产量及品质形成特点及其生理机制   摘要:综述了盐分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并从光合作用、渗透调节、细胞膜透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方面分析其生理机制,对未来盐碱地棉花种植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棉花;盐碱地;产量;品质;生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2-5735-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22.002 Characteristics and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Yield and Quality of Cotton in Saline Fields HAN Yong1,2,HENG Li2,LI Hua1,FU Jian-mei1,ZHANG Xiang2,CHEN De-hua2 (1.Linhai Branch of Jiangsu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Limited by Share Ltd,Sheyang 225343,Jiangsu,China; 2.The Key Opening Lab of Crop Genetics and Physiology of Jiangsu Province,Yang 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9,Jiangsu,China) Abstract:The paper reviewed the effects of salinity stress to cotton yield and grain quality and its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involved from the aspects of photosynthesis,osmotic adjustment,cell membrane permeability,antioxidase activities. The issues for further studies were suggested. Key words: cotton; saline fields; yield; quality;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中国拥有超过3.47×107 hm2的盐碱地,其中滨海宜棉区有盐碱地0.93×107 hm2,利用潜力巨大[1,2]。随着粮食安全问题倍受重视以及粮棉争地矛盾日益显现,开发盐碱地植棉对稳定中国棉花生产意义重大[3-5]。然而盐碱地盐分胁迫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与产量[6]。迄今为止,围绕盐碱地棉花种植已有了大量研究,总结了盐碱地棉花种植存在的问题、盐碱地棉花的高产高效生产理论与技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盐碱地棉花种植的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认识盐碱地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形成特点及其生理机制,为盐碱地棉花种植提供科学的依据 1 盐碱地棉花的生长发育 1.1 盐碱地棉花的出苗 盐碱地植棉出苗和成苗一直是首要问题[7,8]。棉花播种出苗期间,恰好是盐碱地返盐最甚、盐害最严重的4、5月份,容易出现出苗慢、死苗重,甚至缺苗断垄、大片死苗现象[9]。滨海盐碱地土壤盐渍化程度高、容重大,地下水位浅,矿化度高,加上春季干旱多风,地温上升慢,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土壤返盐严重,造成棉花缺苗断垄现象严重[10,11]。在盐碱地棉花出苗方面前人做了很多的研究报道。董合忠等[9]研究发现,当土壤含盐量在2g/kg以下时,棉花种子基本能正常萌发,出苗率在80%以上,成苗率接近70%,生长也比较正常;当土壤含盐量2.0~3.5 g/kg时,萌发出苗受到较重影响,虽然有70%左右的种子能够出苗,但只有50%左右能够成苗;超过4.0 g/kg时,只有40%左右的能够出苗,成苗率只有25%左右,张景略等[12]通过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果。据研究报道出苗期也随着盐分升高而大大延长,说明盐分不仅影响出苗率,还影响出苗时间[13]。针对这一难题,近几十年来中国科研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1950年代,科技人员通过开沟淋盐、铺生盖草、平整土地等措施,使盐碱地盐分下降、肥力提高,从而使棉花能正常的出苗与生长[14];1960年代山东棉花研究所[15]通过对开沟躲盐进行改进,形成有效的盐碱地保苗技术;1970年代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16]建立了盐碱地植棉灌水压盐、沟播躲盐和营养钵育苗移栽等提高盐碱地棉花成苗技术;1980年代张景略等[17]把地膜覆盖等技术运用到盐碱地棉花种植中;1990年代徐惠纯等[18]通过早春覆膜保墒、抑盐,以及膜下开深沟早播种、出苗后破孔、晚霜后放苗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盐碱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