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美与共”,巧用古诗词,激发哲学教学的实效性
“美美与共”,巧用古诗词,激发哲学教学的实效性
美美与共,巧用古诗词,激发哲学教学的实效性
从源头上看,哲学与诗本是一体,大哲学家与大诗人往往心灵相通。老子、黑格尔、赫拉克利特、尼采的哲学著作放射着经久不散的诗的光辉,而屈原、李白、苏轼、但丁、哥德的诗篇里回荡着千古不衰的哲学喟叹。但哲学深奥抽象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总感到非常困难,一方面是哲学对提高人们思维能力上的巨大诱惑,另一方面,人们对作为最高层次的理论思维方式的陌生乃至恐惧,让许多人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慨:哲学,要说爱你不容易。而古诗以优美凝练的语言、朗朗上口的韵律、动人心魄的情感、深刻经典的哲理,深得师生的喜爱。哲学的智慧与优秀古诗词的有效结合,可以在教学中美美与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化抽象于具体,化晦涩于浅显易懂,化枯燥于趣味,提高哲学教学的实效性,达到琴瑟和鸣的惊人效果。在笔者看来巧用古诗词激发哲学教学的实效性有以下几种方法可用:
1.利用古诗词创设情景,感悟哲学
在哲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古诗词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凭借古诗词特有的语言艺术,喧染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陶冶学生情操,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生活与哲学》第四课主要讲唯物论中有关物质、运动、规律的知识。我受唐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的启发,先用多媒体播放了一幅国画,然后徐徐插进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学生可以形象而直观的看到物(草)、人处于永不停息的变化之中,而且这种变化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律的春风吹又生。既讲清了相关的哲学道理,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文学的美,以及对生活的顽强追求。
2.利用古诗词突破重难点,如虎添翼
正如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一样,要上好一堂课,也必须从突破重点、突破难点着手。哲学教学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往往都是些知识性、理论性、抽象性很强的概念、观点或原理,如果采用单纯的说理,其效果显然是不会理想的。所以笔者认为,借助古诗词,适度选择,合理解释,精心设计和演示,教学的重点问题就容易说清楚,难点问题就容易突破,学生也容易记忆和理解,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一课时,就可以引用下面的一首诗,宋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组织学生集体朗诵后,笔者提问学生: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生答:因为有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澈。在笔者的提示下,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使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会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
3.组织讨论,开展师生互动
矛盾,是整个辩证法中最难理解的部分之一,在以往的哲学教学中,学生往往不能很好的理解矛盾分析法,觉得在哲学中这是最抽象的,不可捉摸。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特有的文学魅力,在课堂热烈而深刻的讨论中,引领学生思路,帮助其理清逻辑,轻松快乐思考,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例如在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一课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了两首诗,宋代诗人王安石的《钟山即事》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六朝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让大家对其中的一鸟不鸣山更幽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进行热烈的讨论,让学生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感悟哪句诗更优美,为什么?最后一致得出结论:王籍的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比王安石的一鸟不鸣山更幽更好。因为唯其鸟鸣婉转,方知人迹不至,才显山更幽静,以蝉躁衬托林静,用鸟鸣显现山幽。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问题:躁和静、鸣和幽是什么关系?这种既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就是哲学上所讲的矛盾。
4.设置陷阱,促进师生共鸣
古诗词往往用朴实的字句揭示出深邃的哲理,使人增长智慧,通晓事理。讲授唯物论中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时,必须讲清作为人脑对客观事物反映的意识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是一种主动创造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不同的人观察同一客观对象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一知识点,在第六课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中表述得十分清晰: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体系、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显然这个立场的角度不是唯一的,所以当我运用了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从观察事物的角度来进行解释时,班上立即有同学朗读了李约的《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是从不同的阶级立场的角度来解释。这种师生互动,学生主动钻研的精神,正是新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效果之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