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鉴赏题的答题模式 (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古诗鉴赏题常见题型答题模式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一般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简洁。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特点。一般用一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清新明丽、雄浑壮阔、悲壮慷慨、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解答分析: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 情景鉴赏题型: 1. 即用什么样的“景”表现了什么样的“情”,如果要回答关系还要用一个表示情景关系的词语加以概括。比如:天津卷第二题: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2. 情景鉴赏题:关系+景物+意境+情感。 关系术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景中含情、触景生情等 3. “景物+意境+情感”的表述:描绘了……景物,营造了……意境,表现了……感情。 4. 情景鉴赏题示例: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天津卷)   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该诗后四句情景交融(关系)。写出了绿竹青翠、红莲花谢,炊烟四起,人们采菱而归的清新之景(景物+意境),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陶醉于自然美景的闲适之情(情感)。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回答作者情感时,要考虑两个方面:1、对外物的情感;2、作者本身的心情。) 第三种模式 炼字型、诗眼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如果该字所在的诗句是写景的,则从以下方面作答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有时还要答出手法和表达效果) 如果该字所在的诗句不是写景的,则从以下方面作答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用自己的话阐述该句诗名的内容。 (3)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阐述了怎样的道理等。 (有时还要答出手法和表达效果)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衣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这首诗第二联两句特别为后人传诵。这两句中,又有两个字用得特别妙,算得上是全诗的诗眼。试问是哪两个字?其妙在何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这两个字分别为掬、弄。掬是捧的意思,弄是玩弄的意思。(步骤一) 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步骤二)   掬字、弄字是对赏玩情节的具体刻画,再现出诗人童心不灭,逸兴悠长。如痴如醉的情态,既写景又写人,人情物态,形神俱见。(步骤三) ④虚实结合。意境鲜明,妙趣横生。(步骤四) 第四种模式:炼句型 提问方法:这句诗好在哪里? 提问变体: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2、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或简析这句诗的作用和艺术效果。 答题步骤:①阐明语表义(用自己的话阐述诗句的意思),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②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③有时还可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 甫 去郭轩槛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文档评论(0)

71z7it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