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型及外周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比较.PDFVIP

中央型及外周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比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电子版) 2017 年 月第 卷第 期 ( ) • • 6 11 3 Chin Arch Gen Surg Electronic Edition , June 2017, Vol. 11, No.3 168 ·论著 · 中央型与外周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 临床病理特点比较 高进  唐炜  叶熹罡  陈伦  谭维格  潘凌霄  张晓申  郑文博 【摘要】目的 探讨并比较中央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P )与外周型导管内乳头状瘤(IPS ) 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 年1 月至2013 年12 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 院收治的119 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IP 患者76 例,IPS 患者43 例。对入组 患者随访1~7 年。结果 全部入组患者均为女性,高发年龄段为30~49 岁。与IP 患者不典型增生 2 χ 率(11.8% )相比,IPS 患者的发生率(41.9% )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108, P=0.000 ),且癌变 2 χ 性也较高( =8.602, P=0.003 )。在临床表现为肿块的乳头状瘤患者中超声的诊断敏感度显著高于 2 χ X 线钼靶片( =66.234 ,0.01 )。对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的患者,纤维乳管镜检查有很高的准确性 P 2 χ (84.1% ),并且对于IP 患者的检查准确性高于IPS 患者( =7.729, P=0.005 )。IP 与IPS 均具有一定 2 χ 的复发率,并且IPS 有更高的复发率( =6.426 , P=0.011 )。结论 与IP 相比,IPS 更容易合并不典 型增生以及癌变;对于临床表现为肿块的乳头状瘤,超声检查优于钼靶片检查。IPS 更容易复发,需 要更加密切的临床随访。 【关键词】乳头状瘤;增生;复发;超声检查 Comparis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entral papillomas and peripheral papillomas Gao Jin, Tang Wei, Ye Xigang, Chen Lun, Tan Weige, Pan Lingxiao, Zhang Xiaoshen, Zheng Wenbo. Department of Breast 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12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Zheng Wenbo, Email: wenbo_zheng@163.com Abstract Objective 【 】 To investi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