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障碍性疾病与变性病.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动障碍性疾病与变性病创新

1.本例可能是哪一类疾病? 肝豆状核变性 诊断依据: 青少年起病;典型锥体外系症状;角膜K-F环;精神症状和智能障碍 进一步需做哪些检查?如何鉴别? 辅助检查: 血清铜兰蛋白,尿铜排泄 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 脑影像学检查 基因检查 鉴别诊断:小舞蹈病、青少年型Huntington舞蹈病、肌张力障碍、原发性震颤、帕金森病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甲状腺功能亢进 3.预后如何? 本病若早期诊断、治疗,一般较少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晚期治疗基本无效,少数病情进展迅速或未经治疗出现严重肝脏和神经系统损害,预后不良,致残甚至死亡。 治疗:减少铜摄入和增加铜排出 避免进食含铜量高的食物 药物治疗:D-青霉胺(PCA);二巯基丙磺酸(DMPS);三乙烯-羟化四甲氨(TETA) 对症治疗 手术治疗 体格检查 中年男性,发育正常,心、肺及腹部查体(-)。 神经系统查体: 神志清,精神差,情绪低落,认知功能正常。颅神经外观:舌肌明显萎缩有纤颤,余(-);双上肢近端肌力3级,双下肢近端肌力4级,四肢远端肌力5级,胸大肌、冈上肌、三角肌见肌肉坚实度减低,胸大肌萎缩,三角肌见明显束颤,双侧腱反射(+);深浅感觉共济无异常, 双侧病理征(-),脑膜刺激征(-)。 辅助检查 血常规、血沉、肝肾功、血生化、血脂、血糖、血尿酸、凝血系列、乙肝五项、HIV、二便常规、肌酶谱均正常; 甲功、风湿系列、ANCA、ACL、梅毒抗体、空腹血乳酸(0.75)、微量元素、血轻链、体液免疫、神经元抗体谱均正常。 CRP 18mg/l(0-6); 男性肿瘤系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33.62(0-20)ng/ml,余正常; 腰穿:压力190mmHg(患者紧张),脑脊液常规、生化、免疫球蛋白、HSV/TB/EB DNA定量均正常。 胸、腹、盆CT示肠系膜淋巴结略肿大 全消化道钡餐示胃炎 肌电图:神经源性损害(前角细胞病变可能性大) 问题 1.做出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 2.该病的主要鉴别诊断? 3.如何治疗?预后如何? 1.做出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 定位诊断: 舌肌萎缩及颤动(舌下神经),呼吸肌麻痹→延髓 上肢带肌萎缩及震颤,上肢肌无力,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前角细胞病变可能性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深浅感觉无异常→运动神经元病变 定性诊断:中年男性,起病隐匿,病程达6个月,病情不断进展,主要累及运动系统,以肌无力、肌萎缩和肌束颤动为主要表现→神经变性疾病 诊断 初步诊断:运动神经元病 诊断依据: 患者,男,35岁,无明显诱因起病,进行性肢体无力6个月,加重伴呼吸困难7天。→运动神经元病以中年男性多见,起病隐匿,为慢性进行性病程 舌肌明显萎缩有纤颤,双上肢近端肌力3级,双下肢近端肌力4级,四肢远端肌力5级,胸大肌、冈上肌、三角肌见肌肉坚实度减低,胸大肌萎缩,三角肌见明显束颤。→肌无力、肌萎缩及肌束震颤为其主要表现 深浅感觉共济无异常。→无感觉障碍 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前角细胞病变可能性大) →典型神经源性改变肌电图 鉴别 颈椎病性脊髓病:无舌肌萎缩和束颤、无球麻痹、胸锁乳突肌肌电图正常。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是一种以手部小肌肉无痛性不对称性肌无力、萎缩起病,呈缓慢进展的疾病。约半数患者血中抗神经节苷脂抗体滴度增高,免疫抑制剂或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好。 肯尼迪病:是X染色体连锁的遗传性运动神经元病,主要见于中年男性,表现为缓慢进展性的延髓损害和肢体肌肉无力、萎缩和束颤,可有构音不清和吞咽困难。无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缓慢的病程以及近端对称形式的肌无力有助于鉴别。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症:常发生于脊髓灰质炎后15年以上。 脊肌萎缩症:遗传性疾病,常发生于婴儿、儿童或青少年,病理特征是脊髓前角细胞变性,临床主要表现是局限性肌肉的进行性无力、肌萎缩和肌束颤动。 脊髓空洞症: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伴肌萎缩及括约肌功能障碍。 治疗 病因治疗 对症治疗 心理治疗 终末期呼吸衰竭的防治 病因治疗 利鲁唑,主要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谷氨酸能神经传导。可增强肌力,延长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存活时间和推迟气管切开时间,但不能显著改善症状及根治本病。 神经干细胞移植 对症治疗 维生素E和维生素B族口服。 辅酶肌注,胞二磷胆碱肌注等治疗,可间歇应用。 针对肌肉痉挛可用地西泮,口服,氯苯氨丁酸,分次服。 可试用于治疗本病的一些药物,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干扰素,卵磷脂,睾酮,半胱氨酸,免疫抑制剂以及血浆交换疗法等,但它们的疗效是否确实,尚难评估。 患肢按摩,被动活动。 吞咽困难者,以鼻饲维持营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