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量说课.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量说课

“常见的量”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分析教材:常见的量是新世纪小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里面的数与代数里面的内容。 教材呈现了一个情景,编者的意图是改变复习课的枯燥形式,利用一个简洁的情景导入到复习中去。 从给的习题中可以看出编者的意图:主要复习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和有关人民币的单位,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验这些量及其单位的实际意义 。 分析学情: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了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时间、人民币等等常见的量。对于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体积间质量间的进率、人民币间的进率掌握的比较好,因为这些量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经常用到。而对于面积中的个别进率如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等既缺少实际的感知,日常生活中叶接触的比较少,而对于时间单位,虽然接触的比较多,但是,由于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进制,与我们所接触的10进制的进率容易产生认识的冲撞,所以导致学生在时间单位换算中出错率较高。 针对于教材编写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通过常见的量相关知识的情境激活和有序梳理,牢固掌握“量”的单位,并灵活进行“量”的应用。 2、在整理知识点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整理归纳的能力。 3、在感知1分钟的时间的过程,渗透珍惜时间的观念。 教学重点:整理归纳常见的量 教学难点:有效的突破名数的改写。 教学准备:1千克的苹果、1厘米长的毛线、1分米长的毛线、1米长的毛线、1平方米的挂图纸、1平方分米的挂图纸、1平方厘米的方格纸、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1分钟的体验、1小时的描述。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本节课运用了谈话法引导学生走进复习的情境中去。引导学生运用列表复习策略,对于常见的量进行归纳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学生运用合作式的学习方法,交流整理,互相取长补短。在练习过程中,我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一起来感受1分钟的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观念,再次唤起学生的对于1分钟时间的具体模型,利用实物教学法,让学生再次感知一些具体的长度、面积单位的量。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开门见山,引出课题后请学生欣赏。图片信息中展示了一些哪些常见的量? 唤醒学生的大脑中对于常见的量的感知。 (二)、展开 1、复习单位 (1)拿出你昨天收集整理的各种常见的量及进率在小组内交流后再次整理。 整理时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小组活动。教师板书。学生整理, (2)对于这些量,你觉得哪些容易混淆? (3)怎样很快的记住它们? 给大家提个醒:你觉得哪几个单位之间的进率要特别引起注意呢? (4)感悟一个单位 不知道我们平时所说的“1千克”到底有多重、“1分钟”有多长。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通过游戏来复习这些单位。我说一个数量,请你从老师这里找出相对应的实物,如果没有,就用语言表示。 ?(课件出示1千克、1克、1吨对应的物体;你认为的1时有多长?1分钟呢?1秒钟呢?) 要求:谁愿意来做小老师? 一学生描述,其他学生猜。猜完后对表演的同学作出评价。 小结:在游戏中,我们对这些单位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了。下面请同学们选单位填空。 (5)练习 (6)名数改写 以上我们复习常见的数量,我们不仅要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还要掌握他们的改写方法。 高级单位名数—→?? 低级单位名数,乘进率或向右移动小数点 低级单位名数—→高级单位名数,除以进率或向左移动小数点 (三)、练习 出示填空 3、应用提高 课本48页,2、3题 重点讲解时间里的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的换算 完成课本 87页做一做2 2、拓展:米的产生 反思: 我一直认为复习课最好开门见山,这节课我也是这样做的。”学生自己根据所学过的内容简单回忆,整理复习。由于很长时间不接触有关量的知识,学生整理起来不很顺利。然后组织学生对自己的成果小组交流、补充和完善,再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为了让学生对计量单位的理解更有序、更准确,我接下来出示了一个表格,在这个表格中,我把计量单位的意义这一学生自己整理时忘记的但不是重点的知识点特别揭示给学生,使学生对此有了理论上的认识和科学的表述。那怎样记住这么多的进率呢?在学生边填表格的同时再次引导学生发现进率规律,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进率。同时它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 一节课下来,感到本节课 成功之处有: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补充,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不足之处有: 课前准备不充分,没有进行学前调研,认为学生对于整理这样一个常见量的表格也就是15分钟左右(课前找一名中等生实验过了),可是,这个整理过程拿到课堂上,竟然是那样的蜗速。学生用了20分钟还没有整理完。导致习题训练的相对较少。 反思一:这节课为什么会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

文档评论(0)

tmd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