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战烽火》优教课件
合作学习:转战陕北 陕 北 山 东 几个月后,重点 进攻被粉碎 重点进攻 130 万人 460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373 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5 万人 1946—1947年双方兵力对比 合作学习:转战陕北 国民党 共产党 正规军200多万人 127万人 美式武器装备 小米加步枪 占大城市,物资丰富,还有美国支持 在穷僻农村,解放区内的封建势力尚未肃清,没外援 你认为在内战之初力量对比悬殊很大的情况下,解放区军民不断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问题: 合作学习:转战陕北 探究问题: 中共战略方针的英明正确; 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国民党的失道寡助等。 重 点 武汉 南京 刘邓大军 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合作学习:挺进大别山 意义 ①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②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 知识总结 重庆谈判 签订“双十协定” 全面内战爆发 转战陕北 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结果 被南京政府撕毁 敌我力量 悬殊 敌我力量发生变化 千里挺进大别山 解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1】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945年”、“毛泽东”、“双十协定”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应该是( ) A.遵义会议 B.西安事变 C.中共七大 D.重庆谈判 D 当堂达标 【2】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重庆谈判 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 当堂达标 【3】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 A.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B.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C.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 D.发动了三大战役 C 当堂达标 退出 * * 模板来自于 * * * * * * * * * * 第十七课 内战烽火 目 录 重庆谈判 原因 目的 转战陕北 原因 挺进大别山 经过 意义 重点: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 难点:挺进大别山的正确性——战局发生变化、由守转攻时机成熟。 重难点 新课导入 两张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场景?标志着什么? 战争毁坏的城市 战争结束了,无家可归的人们 被日军炸毁桥梁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迫切需要的是什么?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 从字面上看,蒋介石急于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他这样做,是否为了“国家大计”“以国家利益为重”?其真实意图是什么? 想一想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蒋介石尚未完成内战的全部准备工作 欺骗人民 赢得准备内战时间 假和平 真内战 中国共产党、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对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有哪些设想? 中国人民: 中国共产党: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 渴望和平、民主 期望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 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实现独裁统治 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毛泽东还该不该赴重庆谈判? 不去重庆 正中蒋介石的圈套 去重庆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争和平 反内战 探究问题: 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 毛泽东与美国大使赫尔利在重庆机场 毛泽东在周恩来陪同下抵达重庆,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合影 (1945年8月) 合作学习:重庆谈判 2、谈判情况及结果 时间: 地点: 代表: 结果: 1945年8月 重庆 毛泽东、周恩来等 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合作学习: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原稿影印件 合作学习:重庆谈判 毛泽东去重庆谈判能改变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方针吗?为什么? 探究问题: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要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他们必然反共反人民,不可能改变既定内战方针! 合作学习:转战陕北 1、时间: 1946年6月 中原解放区 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2、进攻地点: 3、意义及后果: 127万 430万 1946年6月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数 国民党 共产党 陆军 200万 61万 海空军 19万 无 非正规军 211万(包括特种兵、机关院校) 66万(地方部队) 装备 美式装备 小米加步枪 ——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 第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