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思考-马洪涛.doc

  1. 1、本文档共2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思考-马洪涛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思考-马洪涛 ? 马洪涛,北京清控人居环境研究院,水务规划所副所长, 高级工程师 ? 主要研究方向: – 海绵城市(LID)规划设计 – 城市排水防涝规划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的思考 – 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 – 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研究 – 低影响开发技术在规划中应用研究 – 城市排水防涝、供水、河道模型应用研究 ? 联系方式: 北京清控人居环境研究院 马洪涛 – 邮箱:mahongtao82@163.com – 电话010– 1.基本背景情况 ? 1.1 新形势和大背景 ? 1.2 海绵城市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 1.3 国内外经验介绍及借鉴 ? 1.4 如何构建海绵城市 ? 1.5 海绵城市与总规控规专项规划的融合 ? 1.6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探索 – 3. 新技术应用以及相关问题 ? 3.1 设计降雨雨型 ? 3.2 模型构建及选择 – 4.城市排水防涝规划编制 ? 4.1 全国目前整体规划编制情况及主要存在问题 ? 4.2 内涝防治规划规范编制情况 ? 4.3 排水防涝规划编制的总体思路和方案 ? 4.4 排水防涝规划案例介绍 – 2.海绵城市实施方案编制 ? 2.1 海绵城市试点申报相关问题解析 ? 2.2 海绵城市申报方案制定 ? 2.3 海绵城建设目标考核相关问题解析 ? 2.4 海绵城市监测及信息平台构建 – 5.海绵城市及排水防涝的长效维护 ? 5.1 顶层设计思路 ? 5.2 工作思路改变:后端—前端 ? 5.3 工作推进抓手:排水影响评价 ? 5.4 工作长效维护的保障:管控平台 ? 5.5 工作技术保障:技术导则 1.1 背景及现状问题—水多 ? 根据建设部2010年对349个城市内涝情况调 研的情况, 2008-2010年共有289个城市发 生了不同程度的内涝,占调查城市数的 80%; 1 基本背景情况 ? 发生范围广、积水深度大、积水时间长 ? 影响最大的是北京2011年“6.23”和2012年 “7.21” 1 1.1 背景及现状问题—水多 发生范围广 0 1-2 20 40 城市数(个) 60 80 1.1 背景及现状问题—水多 积水深度大 100 120 140 0-0.5 积水深度(米) 0.6-1 1.1-2.0 2.1-3.0 3.0 0 20 40 城市数(个) 60 80 100 120 140 发生内涝的次数 3-5 6-10 11-15 16-20 20 积水时间长 发生范围广 1-5 内涝点的个数 6-10 11-20 21-30 31-50 50 0 20 40 城市数(个) 60 80 100 120 140 频发的城市内涝 1.1 背景及现状问题—水少 在658个城市中,约有400个城市面临水资源的问题,这些城市的缺水量 约为70亿立方米/年 需水 供水 9 1.1 背景及现状问题—水脏 径流与水体污染 12 2 1.1 背景及现状问题—不健康的城镇化 Q 1.1 背景及现状问题—不健康的城镇化 ? 在某些不正确、不科学的政绩观指导下,我国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大量的 ? 2000~2010年全国城 ΔQ 镇建成区面积扩张了 64.45%,远高于城镇 人口45.9%的增长速度 Δt 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尤其是 ? 开山 ? 掩水 ? 毁林 t ? 占田 ? 填湖 ? 以上种种破坏“山水林田湖”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严重改 变了原有的水文特征,使得城市很容易蓄不住水,出现“逢雨必涝”,“雨 停即旱” Before Urbanization After Urbanization 14 1.1 背景及现状问题—中央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报告: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 1.1 背景及现状问题—中央高度重视 为什么这么多城市缺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水 泥地太多,把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湖 泊、湿地给占用了,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雨 水来了,只能当污水排走,地下水越抽越少。 解决城市的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比如在 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 位…… ?习总书记在2013年11月9日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 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优先的雨水 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 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 市” 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 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1.1 背景及现状问题—中央高度重视 1.2 海绵城市的内涵 建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低影响

文档评论(0)

1045141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