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 苏教版必修4.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 苏教版必修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 苏教版必修4

模块综合测评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导学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祭祖是一个极为重要且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中国人祭祖的历史十分悠久。最初人们对于梦和死亡现象非常困惑试图给予合理的解释于是人类发明了灵魂的概念并认为灵魂是独立的会在人睡觉或出神时离开身体当人死了就会永远离开身体。亡人的肉身会腐烂消失但灵魂一直存在。应如何对待这些神秘且不死的灵魂呢?人们的选择是举行祭祀。到目前为止可以追溯到最早的祭祀行为是甲骨文中有关祖先祭祀的记载如“报”“又”“岁”等。这些祭祀性文字(摘编自《祭祖礼仪的文化传统》作者邵凤丽)1.下列关于中国祭祖礼仪发展过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对于梦和死亡现象的困惑促使人们去思考于是发明了灵魂的概念;出于对灵魂的敬畏人们举行了祭祀活动这是祭祖的源头。商王朝祭祖的目的是祈福求吉其祭祖行为具有浓厚的祖先崇拜的宗教信仰色彩;而周代的祭祖则含有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含义。到了汉代祭祖礼仪和孝道思想结合了起来。汉儒找到了中国人祭祖的本源——孝并完善了相关理论对祭祖的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影响。宋代是祭祖仪式发展的重要阶段【解析】 D项这两者和朱熹的贡献密切相关”错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的原因是“当时科举制度推行引起了社会阶层结构的调整士庶阶层的界限被打破”。【答案】 D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说文解在周代宗庙设置体现了周天子和同姓诸侯之间的宗法关系因为就社会结构而言周代是典型的宗法社会。汉朝通过优待孝子、不孝之罪入刑律、诵读《孝经》等多种方式弘扬孝文化其目的是巩固国家政治统治。朱熹《家礼》的出现对中国祭祖礼仪的发展意义深远它深刻改变了祭祖礼仪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形态面貌。【解析】 B项因果【答案】 B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祭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重要而且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举行祭祖礼仪可以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我国最早的祭祀行为是甲骨文中有关祖先祭祀的记载报”“又”“岁”等是当时的祭祀性C.在周代人们的社会等级不同其所拥有的庙数也不相同如:天子有七庙诸侯有五庙大夫有三庙士有一庙。很长一段时间祭祖礼仪是贵族的特权庶民不能进行祭祖这是因为礼在当时被认为是区分社会等级身份的工具。【解析】 D项庶民不能进行祭祖”错原文是说“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答案】 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4~6题。 【导学号李尚师:修史·铸鉴·报国邢兆远 李建斌 年出生的李尚师饱历世间沧桑。血与火、痛与苦烧灼着他的心更让他悟出一个理:个人与国运血脉相连只有国家强大百姓方可安居乐业;只有治国有方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生活。年任中学教师的李尚师的人生出现了转折当时山西师院的“晋国史研究室”缺少人手本族叔叔李孟存教授邀他一起编写《晋为考察传说中的晋国大宗之都——翼李尚师曾住在翼城南梁农家骑着自行车奔波于翔山之下、浍河之滨观其山如大鹏翱翔之状、察其遍地灰层、绳纹陶片遗存比比皆是从而确定“翼”乃是南梁故城。李尚师千方百计地参加各种研讨会历史就有七说其中东汉班固、西晋郑玄等认为唐在今太原后世在今太原晋源区建有晋祠更使“太原晋阳说”不胫而走家喻户晓。面对诸多大相径庭只有1.8万字由于只记事件结果不记事件的经过和背景过于简略用语隐晦;《史记》以文学笔法写史有许多地方“失实”。他将《左传》与《春秋》《国语》等中的记载进行梳理、比较将众多历史事件和人物加以互为印证理清了主线脉络和史实。谈及此李尚师说修史之人不能人年李尚师开始编撰《治国方略史鉴》。他俯瞰五千年漫漫长史在揭开一层层面纱后发现源远流长的儒家提倡“德治”“仁政”“中庸”使国家和谐社会安定然而其以宗法制为核心讲等级守旧保守不易于社会变革造成社会进步缓慢。法家崇尚法治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建立一个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规范有序的社会。其缺点是由于手段强硬滥用之则容易激化矛盾甚至造成社会动乱。在《治国方略史鉴》中李尚师理清了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尧舜时期始创“明刑弼教”“德主刑辅”于孔、孟时期发展成熟;与此同时法家学派在晋国孕育、发展然后儒、法思想通过晋人卜子夏在晋(魏)发生碰撞、融合并形成了“儒法兼容”思想。战国末期荀况在“儒法兼容”思想的基础上将儒家的“礼制”与法家的“法治”有机融合起来形成了“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思想转变形成历时两千年的治国思想的主线。观云卷云舒思潮起潮落。李尚师以大量的史实在讲述着战国时的魏文侯尊崇“重法尊儒”让魏国成为当时的最强盛国家;到了秦始皇实行纯法家15年短命而终;汉宣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