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WI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局灶性占位病变诊断价值.doc

DWI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局灶性占位病变诊断价值.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WI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局灶性占位病变诊断价值

DWI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局灶性占位病变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的检出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0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患者行DWI并联合DCE-MRI的图像特点。结果 原发性肝癌ADC值为(0.72±0.53)×10-3 mm2/s, 肝转移瘤ADC值为(0.97± 0.62)×10-3 mm2/s, 肝血管瘤ADC值为(1.94±0.38)×10-3 mm2/s, 肝囊肿ADC值为(2.54±0.67)×10-3 mm2/s。肝血管瘤的ADC值远高于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肝脏局灶性占位病变建议行DWI及动态增强扫描, 二者联合应用可大大提高病灶检出率及诊断正确率 参考文献 [1] 齐滋华, 李传福, 马祥兴, 等. 3. 0T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与弥散加权成像对肌骨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2, 34(2):138-145. [2] 丁建林, 易旦冰, 梁韬, 等.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64层螺旋CT双动脉期的价值.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3, 29(7):1105-1107. [3] 张京霞.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河北医科大学, 2009. [4] 周志强, 孙宏, 王哲.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河北医药, 2010, 32(20):2832-2833. [5] 胡学梅. 磁共振动态增强、弥散加权成像和波谱分析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临床应用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 2008. [6] 郑建刚, 许建兴, 顾勇坚, 等.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局灶性病变中的价值. 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20):3014-3016. [7] 钟锐, 张敏, 何浩强, 等. B值800 s/mm2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1, 9(6):1-4. [8] 夏林峰, 闫瑞芳, 闫海龙, 等. 多b值DWI对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6, 22(2):138-142. [9] 贺斌. 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和弥散加权成像在肝结节性病变与小肝癌诊断的对比研究. 肝脏, 2015, 20(7):510-512. [10] 封海龙, 李彩英, 王英杰, 等. 3. 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初探.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1, 27(4):400-402. [11] 郑晓林, 徐辉雄, 吕明德, 等. 扩散加权MRI定性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研究.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 39(2):173-176. [12] 程华才, 陈家祥, 马岩, 等. 弥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1, 9(2):49-51. [13] 吴文娟, 王成达.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增强扫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肝脏, 2013, 18(1):15-17. [14] 戚喜?祝? 李祥胜, 张莹莹, 等.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肝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9(4):311-313. [收稿日期:2017-02-20]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