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探究
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探究 摘要:居民的家庭生活消费在社会总消费中占有主导地位,但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市场远没有饱和,因此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扩大内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子、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2014年)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统计分析,从不同角度揭示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中所隐含的规律
关键词: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01
一、绪论
1.研究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如今的农村人口达到了全国总人口的46%,接近一半。可见,农业在我国占有比较重要的基础作用,“三农”问题始终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比较偏远的山区以及乡村地区的居民甚至解决不了温饱[1]
本文通过从《中国统计年鉴》上下载关于我国农村居民各方面生活消费的数据,运用spss的统计分析方法,比较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差距,希望能够找出解决办法,解决这种不平衡的问题
2.符号说明
选取八个指标作为分析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变量:X1(食品烟酒)、X2(衣着)、X3(居住)、X4(生活用品及服务)、X5(交通通信)、X6(教育文化娱乐)、X7(医疗保健)、X8(其他用品及保健)[2]
二、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情况研究
1.因子分析
采用SPSS22对数据进行分析,原有变量的KMO值为0.85,比较接近1,所以适合做因子分析。由总方差解释和碎石图看出提取两个因子是合适的,也就是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情况与这两个因子的支出基本一致
对两个因子正交旋转得出:X1、X2、X3、X4、X5、X8在第一??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均为生存所必须的相关支出。X6和X7在第二个因子上载荷较高,均为享受型支出。因此,这两个因子更能说明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体系中的主要方面
根据综合因子得分对我国各省市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水平排序如下(截取前15个地区以做分析说明):
2.总结与建议
(1)总结
第一,综合因子得分排在第一的是上海,8个地区综合因子得分大于0,其他地区的综合因子得分小于0,说明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处于平均水平之下,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差距较大且水平不高
第二,各省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消费支出也不同。综合排名前7位的是上海、天津、北京、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处于东部及沿海地带。得出生活在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的居民家庭生活消费较高,而生活在中西部偏僻地区如西藏、青海、陕西等地农村居民受当地经济水平的限制,家庭消费支出较低[7]
第三,第二因子排在最后5位的是贵州、四川、广西、海南、西藏地区,这些地区的农村比较偏远,生活质量很低,所以在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娱乐上消费更是非常低。第二因子排在前五位的是内蒙古、浙江、辽宁、吉林和黑龙江,浙江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结构合理,在教育和医疗保健上消费较大,注重物质和精神享受。而内蒙古、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第二因子排名靠前,主要是在医疗保健上花费较大,这主要和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有关,常年气温较低,多注重医疗保健来保证身体健康,增强抵抗力[3]
(2)建议
第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需要平衡发展;转变消费观念,平衡消费支出,提高消费水平,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第二,经济发达的地区要帮助落后的山区农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全国人民一起奔小康
三、基于聚类分析的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差异分析
聚类实证分析:对31个省市的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情况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下:
第一类为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沿海地方经济比较发达,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比较多;第一因子得分第一是上海,说明上海地区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较高;而且北京、天津、上海三地的第一、二因子得分差距较大,在第一因子上消费较多,比较注重物质享受。浙江的两个主因子得分差距较小,说明浙江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较合理[1]
第二类为内蒙古、江苏、福建、湖南、广东、重庆、四川,这些地方的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等;第一因子的得分都大于0,说明在第一因子消费上位于平均水平之上,生活质量较好
第三类为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农村的家庭生活消费支出较少。第一、二因子的得分大部分都接近于0或者小于0,由此看出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导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差距也很大,必需采取措施缩小差距,全面提高我国农村居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构建影响.doc
- 中国人口老龄化冲击下出生率变动经济效果.doc
-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启示.doc
-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索.doc
-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应用.doc
- 中国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启示.doc
- 中国传统纹样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应用及创新.doc
- 中国传统水墨符号在平面设计中应用探究.doc
- 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应用探究.doc
- 中国传统绘画对陶瓷装饰艺术影响.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