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杉大灰象甲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技术试验探究
云杉大灰象甲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技术试验探究 摘 要:青海云杉大灰象甲是祁连山东端林区森林苗圃的主要害虫 ,该虫以云杉属(Picea)苗木为寄主,在该林区 1a发生 1代。幼虫在苗木根系周围的土壤中越冬,以越冬幼虫取食苗木根系,每年春季幼虫取食苗木主根表皮及毛根系;成虫取食云杉苗木嫩枝表皮和新发针叶而造成大面积苗床上的苗木地上部分整株枯死 ,给苗木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虫发生与海拔、坡向等因素有关。防治应采取苗木检疫、虫情测报、对苗木进行土壤处理及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
关键词:云杉大灰象甲;特性观察;防治措施技术
中图分类号:S4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165
1 试验地及危害概况
青海云杉大灰象甲,属鞘翅目象虫科。该虫分布在甘肃天祝等海拔1400~2400m的林区苗圃中,是目前祁连山东端林区森林苗圃的主要地上和地下害虫 ,严重时虫株率达90%,影响了云杉苗木的生长,为害严重。幼虫啃食苗木的毛根和主根表皮韧皮部,切断苗木的输导组织使苗木生长发育受阻(土表以下1~30cm深的根部均受害),致苗木立枯死亡。成虫啃食苗木嫩皮、新发针叶顶端,被啃食针叶所剩部分变为红褐色,苗木针叶变黄,最后焦枯脱落,枝梢及芽苞发黄,萎蔫,影响苗木光合作用,使整株死亡。似火烧。据天祝县华藏林场华尖苗圃调查7.33hm2育苗地计百万株苗木,平均受害株率达100%。在2010―2015年仅天祝林业局3个林场及个体农户的苗圃有3000余?f株云杉苗木被害致死。据调查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300万元
对此 ,于2010―2015年对该虫危害比较严重的华藏、古城、哈溪等林场苗圃和育苗农户的300hm2育苗地进行了调查 ,并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研究
2 形态特征
卵初产时乳白色,长椭圆形颗粒,两端半透明,数十粒卵粘在一起成为1个卵块,经2~3d色变暗,近孵化时乳黄色。卵期长约10~30d,卵发育成幼虫约15~20d
幼虫初长3mm左右,后期达7~10mm,头壳呈暗黄色,体色乳黄色或乳白色,体肥弯曲呈马蹄形,且表面光滑或少有皱纹,头部发达无足
蛹长椭圆形,体长9~10mm。乳黄色复眼褐色。喙下垂达于前胸,上颚较大。触角向后斜伸,垂于前足腿节基部,鞘翅尖端达于后足第3跗节基部。头顶及腹背疏生刺毛。尾端向腹面弯曲,其末端两侧各具1刺
成虫体长7~8mm,宽2~3.5mm,密被灰白、灰黄或黄褐色鳞毛,头管短粗。表面3纵沟,长形或近卵圆形黑色复眼1对,腹部呈砖暗红色,背部表面坚硬有黑色小圆点,鞘翅上各具一近环状褐色斑纹和10条刻点列,后翅退化,腿节膨大。鞘翅休息时放于腹背上,盖住大部分腹部起保护作用。显著特点是头部有一部分延成象鼻状,口器咀嚼式
3 生活史及生活习性
3.1 生活史
该虫1a发生1代。成虫在土壤中产卵,以卵越冬(遇气温较高年份,在秋后卵孵化为幼虫,对苗木造成轻度危害后以幼虫越冬),翌年随气温升高,土壤解冻(天祝地区4月中、下旬)卵开始孵化,5月中旬―下旬为孵化盛期,幼虫开始危害苗木根系。经过25a左右幼虫化蛹,5月下旬成虫陆续出土,即刻上树,取食苗木新发枝及表皮和新发针叶;6月中、下旬为成虫为害盛期,7月下旬开始交尾,8月上、中旬成虫入土,在土层5~15cm处产卵后死亡。详见表1
3.2 生活习性
该虫昼出夜伏,植食性,幼虫喜在温暖、湿润的土壤中生活。一般在地下5~15cm的土层树根分布最多。取食毛细根和主根表皮。成虫具假死性或喜光性。主要在嫩枝上活动,以嫩枝表皮和新发针叶为食。短距离飞行2~3m,晴天比阴天灵活,忌暴雨和阳光直射,气温10~15℃最适,危害时间以上午10:00―12:00,下午13:00―15:00最多,随着温度的升高,成虫活动密集,平均50cm枝干成虫数量有10只左右
4 化学防治
通过5a选用3种化学农药,在同一立地条件、单位面积(hm2)用药成本相近的条件下,采取不同的施药方法和施药时期田间试验防治云杉大灰象甲,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毒死蜱的用药剂量(hm2)相对较小,在7d 内几乎100%,没有明显差异。但在24h、48h、72h内毒死蜱的杀虫死亡率均高于辛硫磷和氧化乐果,故是当前使用效果比较理想的杀虫农药
4.1 土壤消毒结合播种或移植
用5%毒死蜱和3%克百2500g)5000g/667m2,翻耕土壤时均匀施入
4.2 药物防治
4.2.1 幼虫期
土壤解冻后结合灌溉进行灌根,用52%的毒死蜱乳液1000g/667m2
4.2.2 成虫期
用52%的毒死蜱乳液800倍液500g/667m2,进行喷雾杀灭,成虫落地后,立即结合灌溉进行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