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与圆有关的压轴题
与圆有关的压轴题选编
1.已知⊙O1与⊙O2相交于A、B两点,点O1在⊙O2上,C为O2上一点(不与A,B,O1重合),直线CB与⊙O1交于另一点D。
(1)如图(1),若AC是⊙O2的直径,求证:AC=CD
(2)如图(2),若C是⊙O1外一点,求证:O1C⊥AD
(3)如图(3),若C是⊙O1内的一点,判断(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
图1 图2 图3
2.如图,⊙P与轴相切于坐标原点O(0,0),与轴相交于点A(5,0),过点A的直线AB与轴的正
半轴交于点B,与⊙P交于点C.
(1)已知AC=3,求点B的坐标;
(2)若AC=, D是OB的中点.问:点O、P、C、D四
点是否在同一圆上?请说明理由.如果这四点在同
一圆上,记这个圆的圆心为,函数 的图象
经过点,求的值(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P是反比例函数y=(x>0)图象上的任意一点,以P
为圆心,PO为半径的圆与x、y轴分别交于点A、B.
(1)判断P是否在线段AB上,并说明理由; (2)求△AOB的面积;
(3)Q是反比例函数y=(x>0)图象上异于点P的另一点,请以Q为圆心,QO半径画圆与x、y
轴分别交于点M、N,连接AN、MB.求证:AN∥MB.
如图,第一象限内半径为2的⊙C与y轴相切于点A,作直径AD,过点D作⊙C的切线l交x轴于点B,
P为直线l上一动点,已知直线PA的解析式为:y=kx+3。
(1) 设点P的纵坐标为p,写出p随k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2)设⊙C与PA交于点M,与AB交于点N,则不论动点P处于直线l上(除点B以外)的什么位置时,
都有△AMN∽△ABP。请你对于点P处于图中位置时的两三角形相似给予证明;
(3)是否存在使△AMN的面积等于的k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的k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
(1)求它的对称轴与轴交点D的坐标;
(2)将该抛物线沿它的对称轴向上平移,设平移后的抛物线与轴,轴的交点分别为A、B、C三点,
若∠ACB=90°,求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
(3)设(2)中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为M,以AB为直径,D为圆心作⊙D,试判断直线CM与⊙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半径为1的⊙M经过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且分别与轴正半轴、轴正半轴交于点A、B,∠OMA=60°,
过点B的切线交轴负半轴于点C,抛物线过点A、B、C.
(1)求点A、B的坐标;
(2)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3)若点D为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D,使得△BCD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
求出符合条件的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7.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是反比例函数(>0)图象上一个动点,以P为圆心的圆始
终与轴相切,设切点为A.
(1)如图1,⊙P运动到与轴相切,设切点为K,试判断四边形OKPA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如图2,⊙P运动到与轴相交,设交点为B,C.当四边形ABCP是菱形时:
①求出点A,B,C的坐标.
②在过A,B,C三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MBP的面积是菱形ABCP面积的.若存在,
试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M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8.如图,抛物线的顶点为M. 抛物线交轴于A、B两点,交轴正半轴于D点.
以AB为直径作圆,圆心为C.定点E的坐标为(-3,0),连接ED.()
(1)写出A、B、D三点的坐标;
(2)当为何值时,M点在直线ED上,此时直线ED与圆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3)当变化时,用表示△AED的面积S,并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S关于的示意图.
9.如图1,⊙O中AB是直径,C是⊙O上一点,∠ABC=45°,等腰直角三角形DCE中∠DCE是直角,点D
在线段AC上.
(1)证明:B、C、E三点共线;
(2)若M是线段BE的中点,N是线段AD的中点,证明:MN=OM;
(3)将△DCE绕点C逆时针旋转α(0°<α<90°)后,记为△D1CE1(图2),若M1是线段BE1的中点,
N1是线段AD1的中点,M1N1=OM1是否成立?若是,请证明;若不是,说明理由.
已知,AB是⊙O的直径,AB=8,点C在⊙O的半径OA上运动,PC⊥AB,垂足为C,PC=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语言严密性.doc VIP
- 高压配电柜日常维护保养方案.docx VIP
- 国考物理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VIP
- 强制氧化-尿素还原法(FO-UR)烟气脱硝成套技术.doc VIP
- 2024年江苏赛区复赛“扬子石化杯”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选拔赛暨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招标代理服务技术方案104页.docx
- 政府采购项目招标代理机构服务投标技术方案(技术标).ppt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建筑信息模型(BIM)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4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公司法中董事对第三人责任的性质界定与归责原则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